反思宗教市场论
本文关键词:反思宗教市场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宗教市场理论引起了我国社会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对于宗教市场理论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引进和介绍的初级阶段,至于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来反思该理论的这方面成果则甚少。而且,在这有限的中国个案的研究中,学者大多以弥散性的传统宗教为例作为研究该理论的切入点。弥散性宗教与制度性宗教的差异甚大,以之来反观宗教市场理论,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国内关注较多的是宗教市场理论中的国家管制、理性选择,而缺少对这一理论中的命题的反思。本文以H村的基督教“改宗”现象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宗教市场理论在解释中国制度性宗教——基督教“改宗”现象的适用范围,对于这一现象这个理论的解释在哪些方面可以行得通,在哪些方面行不通,,而引起这些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比中西方基督教对于教派问题的不同看法,分析引起“改宗”这一宗教活动的中西方差异,从而进一步讨论宗教市场理论在解释中国制度性宗教——基督教存在的哪些不足,探讨存在这种不足的根本原因,借用杨凤岗先生的宗教短缺经济理论来解释引起这种“改宗”现象的原因,进而弥补宗教市场理论在解释中国宗教市场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试图提出一些关于“改宗”现象的命题。
【关键词】:宗教市场理论 基督教 改宗 教派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导论7-20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缘起7-10
- 1.1.1 为什么研究农村基督教7-8
- 1.1.2 为什么是“改宗”8-10
- 1.2 相关文献回顾10-16
- 1.2.1 国内外对于宗教市场论研究现状10-16
- 1.2.2 国内对“宗教市场论”研究存在的不足16
- 1.3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16-17
- 1.4 研究方法和对象的选择17-20
- 1.4.1 研究方法和材料收集17
- 1.4.2 调查地点的选择17-18
- 1.4.3 调查中的技术问题18-19
- 1.4.4 访谈对象的确定19-20
- 第2章 中国式的“改宗”20-30
- 2.1 H 村教会的背景及信徒组成20-22
- 2.1.1 个案背景介绍20-21
- 2.1.2 宗教背景21-22
- 2.2 H 村基督教小教会权威的构建22-29
- 2.2.1 “神圣性”的加强和向外传播22-26
- 2.2.2 以“爱”之名26-29
- 2.3 小结29-30
- 第3章 宗教市场理论下的“改宗”30-54
- 3.1 对比中国与欧美的教派思想30-35
- 3.1.1 欧美的教派思想30-32
- 3.1.2 中国教会中的教派思想32-33
- 3.1.3 中国教派思想与欧美教派思想的差异33-35
- 3.2 宗教市场理论在解释中国基督教徒“改宗”的作用35-44
- 3.2.1 宗教垄断对“改宗”的影响35-37
- 3.2.2 宗教资本对“改宗”的影响37-41
- 3.2.3 宗教性强弱对“改宗”的影响41-44
- 3.3 宗教市场理论在解释中国基督教徒“改宗”的不足44-52
- 3.3.1 四种不同类型的信徒45-48
- 3.3.2 四种类型的信徒产生的原因48-52
- 3.4 小结52-54
- 第4章 “改宗”现象的理论补充54-58
- 4.1 “改宗”的另类解读55-56
- 4.1.1 由于短缺引起“改宗”55-56
- 4.1.2 “改宗”行不通转而“回归”56
- 4.2 小结56-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4
- 附录64-66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瑶;;我国农村基督教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2 陈彬;;宗教也有市场?——罗德尼·斯达克的宗教市场理论述评[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张清津;宿淑玲;;宗教市场中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4 陈鸣;;论畲族宗教信仰与基督教的共存与发展——广东畲族乡上、下蓝村宗教信仰田野调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赵自利;;宗教市场论对中国当代宗教保守性与开放性的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鹏;;一个东北妇女的基督教选择——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J];黑龙江史志;2010年18期
8 胡叠泉;;农村基督教信徒世俗人际关系的特征及成因——基于湖南H镇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晚清循化藏区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光绪十五年拉卜楞寺与隆务寺冲突为中心[J];江汉论坛;2008年06期
10 隋佰玲;;乡村基督教发展中的“潜世俗”[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2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佳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浙沪农村宗教信仰状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刚;政府对基督教非建制教会的管理探析[D];汕头大学;2008年
3 乌媛;试以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反思宗教市场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