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近现代伊斯兰复兴现象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11 19:09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中的近现代伊斯兰复兴现象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现代,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运动,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性扩展到穆斯林社会。现代性各种要素的不断扩张和积累,导致穆斯林社会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加深,伊斯兰世界面临着复杂的社会转型问题。伊斯兰教与社会之间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作为主流社会文化,伊斯兰教必须完成传统宗教的现代性阐释,包括对伊斯兰现代性内涵的界定,伊斯兰教与现代性的关系等。发生在穆斯林社会转型背景中的伊斯兰复兴,表明伊斯兰教的相应变化,它回应了穆斯林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伊斯兰复兴运动达到顶点的标志性事件,革命后的伊朗依据霍梅尼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想,建立了“教法学家治国”为基础的“法基赫”体制。本文以革命后的伊朗政教关系入手,分析了伊斯兰神权政体的主要理论和思想基础:霍梅尼主义,以及这种政治社会观念制度化后形成的法基赫体制,并对霍梅尼时期和哈梅内伊时期的政教关系实践作了相应的讨论。本文认为,伊斯兰复兴是对传统宗教与现代社会张力的反应,在某些方面回应了有关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诸多问题,分析表明,宗教这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意义系统,其外层文化符号体系正在改变与社会结构的关联模式,,一些伊斯兰教思想观念正逐渐摆脱传统社会历史语境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关键词】:社会转型 伊斯兰复兴 伊朗 政教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6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前言8-12
- 一、 选题缘由8-9
- 二、 研究综述9-11
- 三、 论文布局和结构11-12
- 第一章 伊斯兰革命:传统与现代的交锋12-24
- 一、 穆斯林社会语境中的社会转型12-21
- (一) 现代性在传统穆斯林社会的扩张14-17
- (二) 社会转型涉及的两个主题17-18
- (三) 影响伊斯兰现代性的因素18-21
- 二、 伊斯兰复兴对社会转型主题的回应21-24
- (一) 现代化模式和道路的选择21-22
- (二) 群体身份认同及合法性22-24
- 第二章 解析“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24-38
- 一、 作为意识形态的伊斯兰教24-25
- 二、 霍梅尼主义25-34
- (一) 霍梅尼主义的理论来源25-28
- (二) 霍梅尼主义的主要内容28-32
- (三) 对霍梅尼主义的评价32-34
- 三、 法基赫体制34-38
- (一) 法基赫体制的机构设置34-36
- (二) 对法基赫体制的评价36-38
- 第三章 伊朗政教关系发展特征38-45
- 一、 政教关系的多重涵义38-39
- 二、 霍梅尼时期39-41
- 三、 哈梅内伊时期41-44
- 四、 未来伊朗政教关系发展趋势44-45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45-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文林;文化现代化视角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J];阿拉伯世界;2001年01期
2 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中东伊斯兰国家间关系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姚大学;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现代化释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中的近现代伊斯兰复兴现象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