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中国禅学的心理健康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0 00:08

  本文关键词:中国禅学的心理健康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虽然在中国并没有提出心理健康这个概念,但是中国古人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探讨历来是非常重视的。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心理健康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禅学提倡一种即存在又超越的人生意义,深刻揭示了人生本苦的原因,告诉学人真正的幸福是“涅桀解脱”,其途径就是通过道德修养和实践来提升心灵的境界,从而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檠寂静。其中禅学的慈悲观教人正确处理人与他人、自身和环境的关系,做到人际和谐和适应社会;禅学成佛的理想人格范式及其途径教人实现自我及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与现代心理学衡量心理健康的适应和发展两大标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而笔者采用文献综述法,在大量阅读了佛教著作、禅学经典以及心理学书籍的基础上,发现中国禅学一直致力于从守护心意、对治烦恼与完善人格三个方面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本文旨在把深奥复杂的佛学理论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框架进行重构,从禅学的心身一体观、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治疗思想、理想人格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心理健康理念:最后分别探讨了禅学的各种心理健康观对现代人的启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加强东西方心理思想的融合,也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关注禅学心理学,重视东方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深邃智慧,更希望本文能对当前的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禅学 心理健康思想 心理健康标准 本土化 心理治疗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导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中国禅学及其精神9-11
  • 1.2.1 中国禅学的研究9-11
  • 1.2.2 中国禅学的精神11
  • 1.3 中国禅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11-13
  • 1.3.1 中国禅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11-12
  • 1.3.2 中国禅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不足12-13
  • 1.4 研究方法及意义13-14
  •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13
  • 1.4.2 研究意义13-14
  • 第二章 中国禅学的心身一体健康观14-16
  • 2.1 五蕴缘起的心身一体观14
  • 2.2 禅学中蕴含的现代医学模式14-16
  • 第三章 中国禅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探析(十六字诀)16-22
  • 3.1 禅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之知己知彼16-17
  • 3.1.1 自性本觉与知己知彼16-17
  • 3.1.2 识心见性与知己17
  • 3.1.3 缘起性空与知彼17
  • 3.2 禅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之反应适当(顺其自然)17-18
  • 3.2.1 自然精神与反应适当17-18
  • 3.2.2 八正道与反应适当18
  • 3.2.3 五戒十善思想与反应适当18
  • 3.3 禅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之悦纳进取18-19
  • 3.3.1 不二法门与悦纳18
  • 3.3.2 忍辱度与悦纳18-19
  • 3.3.3 精进度与进取19
  • 3.4 禅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之真实和谐19-22
  • 3.4.1 本来面目与真实20
  • 3.4.2 平常心即道与真实20
  • 3.4.3 圆融精神与和谐20-21
  • 3.4.4 四摄六和敬思想与和谐21-22
  • 第四章 中国禅学的心理治疗思想探析22-28
  • 4.1 禅学的本心论与禅学的人性观(先验至善论)22-23
  • 4.1.1 自性清净与先验至善论22-23
  • 4.1.2 本性自足与自性自度23
  • 4.2 禅学的迷失论与禅学的心理病理观23-24
  • 4.2.1 认知与思维方式方面:无明与执著(住相)23
  • 4.2.2 情绪情感方面:贪嗔痴(烦恼)23-24
  • 4.2.3 意志行为方面:业力24
  • 4.3 禅学的开悟论与禅学的治疗观24-26
  • 4.3.1 明心见性24-25
  • 4.3.2 修身养性25-26
  • 4.4 禅学的境界论与禅学的理想健康状态(本来面目、涅i弥,

    本文编号:380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0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