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形神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08:27
本文关键词:汉代形神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形神理论是我国美学史上重要的论题,本文以汉代形神问题为研究核心,试图找出形神理论从先秦时代重人的形神的哲学论题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形神的美学论题的发展轨迹。汉代大一统的时代特点和经学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特点都对汉代的形神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也是从人的形神、物的形神、人与物的形神融通而成意境的理论发展思路来论述汉代形神问题的,并找到汉代形神问题中对形的提升的特点。 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将文章的写作目的、意义、创新点、文献综述作相关介绍。在文献方面总结了现代学人总结的几个争论要点,收集了汉代背景、形神理论及其发展方面的资料。 本文第一部分交代汉代形神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在时代背景上,西汉初期,无为之治。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政治方面,汉武帝继文景之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东汉光武帝给诸侯尊崇的地位,却不允许他们参议国家大事。东汉晚期则内忧外患相继出现。在文化方面,中国主流文化为儒道互补型,佛教之影响于中国也并未普遍。董仲舒以天人相应理论为君权的合法性建立了完善的体系。经学的发展也是重要一环。这样的背景不但形成了汉代独特的形神表现,也使得汉代形神问题更具有外倾性,对形有所提升。 第二部分,汉代形神的相关论述与表现。首先,对人的形神问题的关注不只是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更扩大到德、行,心、性,情、欲的相互关联上,使两者得以贯通。其次,物的形神,包括自然、社会、艺术作品三方面:论述自然美的理论家颇多,礼为社会秩序,同时具有美的意义。文学方面可以汉赋为代表,音乐方面汉武帝对音乐的改造是全面的,而绘画理论、书法理论中已有形神相关的理论与创作实践。再次,人、物形神的关系,从道、天、气、天人相应的哲学角度加以分析,并找出人与物的形神融通的根源。另一方面,从艺术本质论即言志与缘情说加以探讨,而创作中的比兴、物感等理论亦是人物形神交流会通的结果。再者,从山水比德到汉代的比情到魏晋时期的畅神说,也体现了人物形神交流的深入。 第三部分,形的提升。该部分从哲学、社会、艺术三层面进行论述。哲学方面,天人相应理论的提出显现的不同于先秦内省的精神要求,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对事物之发展态势、内在因素的把握与认识都体现了汉代学人积极入世的心态。在社会方面,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及郡县安排都充分体现了形式上的完整性与规律性,同天地之文之形相对应。养生中亦体现出对当下身体的重视,阐发了养生以求长寿仙化的生命美学,在具体方法上也有养形之术。在文学艺术方面,汉赋的铺陈叙事的表现方式,文学文体的丰富发展,汉武帝对音乐形式及机构的创设与发展,化石像的简单古朴形象,书法中的飞动之势等,都是艺术中形式得到提升的标志,形式的美在汉代得到加强。 第四部分,汉代形神理论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在人的形神理论的发展方面,儒道到玄学、佛学、宋明理学、心学的、思想发展的链条,其间对人的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形的问题也各有千秋。物的形神方面,对自然地体认、对社会的美的发掘、尤其是艺术作品中对形神问题的直接论述更是丰富多样。而人、物形神的融通对意境理论的发展与深化有着重要意义,主体的审美心胸,客体本身的蕴含神的形象是美的具体存在,两者在交往的状态便是意境的生成。
【关键词】:汉代 形神理论 人、物形神 形神融通 形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汉代形神问题的背景12-16
- 一、时代背景12-14
- 二、文化背景14-16
- 第二章 汉代形神的相关论述与表现16-39
- 一、哲学层面16-23
- (一) 道论16-18
- (二) 天论18-20
- (三) 气论20-22
- (四) 天人相应22-23
- 二、具体层面23-39
- (一) 人的形神23-27
- (二) 物的形神27-33
- 1、自然万物27-29
- 2、社会建构29-31
- 3、艺术作品31-33
- (三) 人物形神的关系33-39
- 1、言志、缘情33-35
- 2、比兴、物感35-36
- 3、比德、比情、畅神36-39
- 第三章 形的提升39-54
- 一、从哲学角度39-44
- (一) 阴阳五行39-41
- (二) 天人关系41-42
- (三) 实践认识42-44
- 二、从社会认识角度44-50
- (一) 人的认识45-46
- (二) 政治思想46-48
- (三) 养生求仙48-50
- 三、从艺术表现角度50-54
- 第四章 汉代形神理论在美学史上的意义54-59
- 一、艺术形神理论的发展54-56
- 二、人物形神融通的意境的发展56-59
- 结语59-60
- 注释60-62
- 参考文献62-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戈;皇帝对自身合法性的观念建构——后战国时代思想史的一个问题[J];晋阳学刊;2004年04期
2 张节末;比兴、物感与刹那直观——先秦至唐诗思方式的演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3 蒲震元;写川欲浪 图石疑云——浅探意境兼评几种流行的说法[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4 武怀军;汉赋与六朝文论中的形似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汉代形神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962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