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杨文会与中国佛教近代化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9 04:04

  本文关键词:杨文会与中国佛教近代化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佛教近代化的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中国佛教的近代化是传统佛教面对“天崩地解”的近代社会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调适。就它的思想资源而言,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佛教内部存在的能与近代社会相沟通的思想资源得到发扬和凸显;二是外在资源,这在近代社会主要是指西学,西方比中国更早进入近代社会,它的近代化历程从总体上说应该是走的比中国快的,在宗教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中国传统佛教向西方和日本宗教界学习的种种方面也是中国传统佛教走向近代化的努力。 杨文会居士是近代中国伟大的佛教活动家和佛学家。他在推动中国传统佛教近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总结而言,杨文会居士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杨文会居士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所以他在对传统佛教的批判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第二,由于杨文会居士生活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岌岌可危的历史时期,所以居士的佛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救世”特征。第三,针对中国传统佛教面临的新的历史社会环境,为振兴佛教,培养弘法人才,杨文会居士提出了新型的佛教教育思想并予以了实践。第四,西学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回应西学的冲击,杨文会居士积极发扬和凸显中国传统佛教中能与西学相会通的思想资源,其中杨文会佛学思想中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圆融和平等意识和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理性因素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第五,为了更好的应对中国传统佛教面临的危机,杨文会从各个方面阐发了自己的佛学思想,其佛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体系化特征。第六,杨文会居士在一生的护法、弘法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的佛教人才,他们跟随杨文会并在杨文会往生后继续推动中国传统佛教的近代化历程。其中,欧阳渐居士和太虚法师是杨文会门下弟子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从不同方面将杨文会的中国佛教近代化事业推进了一大步。 杨文会居士的这些贡献表明居士是开中国传统佛教近代化风气之先的伟大佛教徒。同时,从杨文会的这些努力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佛教近代化的基本内涵,深化学术界对杨文会居士的历史地位和佛教近代化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杨文会 中国传统佛教 近代化 佛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49.2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意义9
  • 1.2 文献综述9-11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基本结构11-12
  • 第二章 中国佛教近代化之必要12-17
  • 2.1 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已是大势所趋12
  • 2.2 国际上佛教的近代化已经渐成风气12-15
  • 2.2.1 佛教的近代化12-13
  • 2.2.2 佛学研究的近代化13-15
  • 2.3 中国佛教发展到晚清业已衰败不堪15-17
  • 2.3.1 佛教界外部对中国佛教的威胁15-16
  • 2.3.2 中国佛教内部的积弊与时病16-17
  • 第三章 杨文会引导佛教近代化之可能17-24
  • 3.1 中国佛教近代化之可能17
  • 3.2 杨文会引导佛教近代化的主观条件17-21
  • 3.2.1 杨文会的出使经历及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吸收18-19
  • 3.2.2 杨文会对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热心赞助,使其成为清末民主启蒙思想的前驱者之一19-21
  • 3.3 杨文会与国际佛教界的交流21-24
  • 3.3.1 杨文会与日本佛教界的交流21-22
  • 3.3.2 杨文会与其他国家佛教界的交流22-24
  • 第四章 开佛教近代化风气之先24-48
  • 4.1 杨文会对传统佛教的批判,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24-26
  • 4.2 杨文会的新型佛教教育思想26-32
  • 4.2.1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的目的26
  • 4.2.2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的内容26-28
  • 4.2.3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思想的其他方面28-29
  • 4.2.4 杨文会新型佛教教育的实践29-32
  • 4.3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近代因素32-42
  • 4.3.1 杨文会佛学思想的出发点在“救世”32-33
  • 4.3.2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33-34
  • 4.3.3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圆融和平等意识34-37
  • 4.3.4 杨文会佛学思想中的理性因素37-39
  • 4.3.5 杨文会佛学思想的体系化特征39-42
  • 4.4 杨文会门下弟子对佛教近代化的贡献42-48
  • 4.4.1 欧阳渐居士与近代唯识学43-44
  • 4.4.2 太虚法师与人间佛教理念44-48
  • 第五章 对杨文会的佛教近代化思想意义之评估48-54
  • 5.1 在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之间妥协48-50
  • 5.2 在中国化与世界化的矛盾之间探索50-52
  • 5.3 在个人身心安顿与民族救亡的矛盾之间统一52-54
  • 结论54-55
  • 引用文献55-56
  • 主要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62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龙;试论陈垣的佛教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杨文会与中国佛教近代化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4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