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女仙的起源、信仰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29 10:07

  本文关键词:道教女仙的起源、信仰特征及其社会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教,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一神教,它是信奉以“三清”为主神的多神教。道教独特的神仙世界由其庞大的神仙体系组成,而其关于神仙的各种神学观念与修行方式构成了道教显明的宗教特征。道教的神仙信仰是道教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和主线,认为人自身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神通广大的“神仙”,因此“修道成仙”成为道教徒追求的终极目标。道教注重现世的生命,可以说神仙信仰是道教最基本的贯穿始终的信仰,同时也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 与其他人类的宗教形态相比,道教的另一独特之处即是对女性的尊崇。在道教的神仙谱系里有着众多的女仙,这些女仙在道教神仙中居于崇高的地位,,构成道教神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道教独有的信仰特色。 上个世纪女性主义的兴起,使得女性这一重要的角色重新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已有不少关于女性问题的著作问世。相对而言,关于宗教信仰中女性的学术研究则较少,然而宗教信仰的女性尤其是道教女性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由此,本文选择以道教女仙为主题来撰写硕士论文。考虑到目前学术界虽然有关于道教女仙如西王母、妈祖等单个女仙的学术研究,但至今没有一本关于道教女仙群体的考察和研究成果问世,所以本文尝试结合文献和部分考察,从宗教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试予分析道教女仙的起源、神谱分类、信仰特征及其信仰的社会意义,进而对道教女仙这一群体做出总体的考察和探讨。 关于道教女仙的起源,本文主要从远古的神话传说、民间的民俗传承和道家观念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关于道教女仙的神谱分类,根据学术界关于神仙的理解和界定,本文拟将女仙分为天界尊神、人间巾帼和民俗信仰三大类;关于道教女仙的信仰特征,本文从地域性、民俗性、现世性和神圣性等四个方面来予以讨论;关于道教女仙的信仰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即尊重女性、养生长寿、自然和谐以及社会和睦。
【关键词】:道教 神系 女仙 西王母 妈祖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 论8-16
  • 1.1 选题背景8-9
  • 1.2 学术回顾9-14
  • 1.2.1 专著类9-12
  • 1.2.2 期刊类12-14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构想14-16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构想14-16
  • 第2章 道教女仙的历史渊源16-32
  • 2.1 远古的神话传说16-22
  • 2.1.1 母系氏族的神话传说16-20
  • 2.1.2 西王母的神话故事20-22
  • 2.2 民间的民俗传承22-26
  • 2.2.1 天妃娘娘妈祖的民俗性22-23
  • 2.2.2 碧霞元君的民俗性23-24
  • 2.2.3 九天玄女娘娘的民俗性24-26
  • 2.3 道家观念的影响26-32
  • 2.3.1 “清净无为”思想26-28
  • 2.3.2 “主阴”思想28-29
  • 2.3.3 老子对女性智慧的推崇29-32
  • 第3章 道教女仙的神谱分类32-42
  • 3.1 天界尊神33-35
  • 3.1.1 女仙领袖西王母33-34
  • 3.1.2 天界尊神中的其她女仙34-35
  • 3.2 人间巾帼35-38
  • 3.2.1 南岳夫人魏华存35-37
  • 3.2.2 人间巾帼中的其她女仙37-38
  • 3.3 民俗信仰38-42
  • 3.3.1 天妃娘娘妈祖38-40
  • 3.3.2 民俗信仰中的其她女仙40-42
  • 第4章 道教女仙的信仰特征42-56
  • 4.1 地域性42-45
  • 4.1.1 地域性的存在缘由42
  • 4.1.2 地域性的存在样式42-45
  • 4.2 民俗性45-47
  • 4.2.1 民俗性的存在原因45-46
  • 4.2.2 以碧霞元君为个案46-47
  • 4.3 现世性47-52
  • 4.3.1 现世性的成因48-50
  • 4.3.2 现世性的表现形式50-52
  • 4.4 神圣性52-56
  • 4.4.1 神圣性的内涵解读52-53
  • 4.4.2 神圣与世俗之间53-54
  • 4.4.3 神圣性的显现54-56
  • 第5章 道教女仙信仰的社会意义56-69
  • 5.1 尊重女性56-61
  • 5.1.1 尊重女性的渊源56-58
  • 5.1.2 尊重女性的体现58-60
  • 5.1.3 尊重女性的当代启示60-61
  • 5.2 养生长寿61-64
  • 5.2.1 神仙思想与养生长寿的关系61-62
  • 5.2.2 Qg修62-63
  • 5.2.3 外养63-64
  • 5.3 自然和谐64-66
  • 5.3.1 道法自然的和谐法则65
  • 5.3.2 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65-66
  • 5.4 社会和睦66-69
  • 5.4.1 道教的道德伦理规范67-68
  • 5.4.2 个体的修炼成仙68-69
  • 简短的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利慧;女娲神话研究史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孙亦平;神圣与世俗之间——论道教在21世纪的发展[J];中国道教;2001年05期

3 吉宏忠;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结构[J];中国道教;2003年01期

4 安荣;;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J];中国道教;2006年03期

5 郑衡泌;;宋代妈祖信仰传播的地理过程及其推力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6 郑衡泌;俞黎媛;;妈祖信仰分布的地理特征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黄海德;;道教经文与世界和谐[J];中国道教;2006年05期

8 吴天明;中国远古感生神话研究[J];江汉论坛;2001年11期

9 李景梅;;古代小说中的“九天玄女”考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2期

10 施爱东;;“弃胜加冠”西王母——兼论顾颉刚“层累造史说”的加法与减法[J];民俗研究;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道教女仙的起源、信仰特征及其社会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4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