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智慧论》及其蒙译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百智慧论》及其蒙译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龙树(Nagarjuna,又译龙猛、龙胜,大约活跃于公元一五○年至二五○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所著《百智慧论》及其蒙译。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印度八大箴言诗及《百智慧论》的相关内容。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印度八大箴言诗的版本、作者、译者及内容等。第二节,论述了《百智慧论》作者龙树及本文的内容、思想及其写作艺术特征。 第二章,在比较《百智慧论》藏蒙版本的基础上,研究了蒙译问题。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了《百智慧论》蒙译中如何运用《智慧之源》的问题。第二节,论述了《百智慧论》的蒙译特点。本节从语句翻译和单词翻译等两个方面分析此问题。从语句翻译来看,具有改变语序和添加或缩略部分字词的特点。从单词翻译来看,具有Ali Gali(一种古代蒙语拼写法)记藏梵名词、用古代梵文记藏文名词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译成不同词的特点。 第三章,对《百智慧论》的佛教术语、某些字词或语句做了注释。
【关键词】:龙树 《百智慧论》 蒙译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7
- 目录7-8
- 正文8-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林;何黎明;;试析龙树中观学的矛盾性[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丽洁;论龙树《中论》的思辩性与文学性[J];法音;2004年03期
3 贺玉萍;;水泉石窟龙树本行浮雕考释[J];佛教文化;2008年05期
4 许生全,李钟霖;龙树修身箴言试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吴乐;安靖;;逻辑与冥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毕秀芹;;龙树空观的丰富内涵[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7 王雷泉;“空”之三题——读龙树的《中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8 徐东明;;论龙树《中论》的中观思想及对藏传佛教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张化蒙;试论二谛义为龙树学的核心思想[J];法音;2004年02期
10 张刚;;龙树与智榃实相思想异同之辨析[J];宗教学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白慧;;国外因明学研究[A];因明研究[C];1990年
2 唐思鹏;;《宗镜录》的中观思想[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郑学礼;徐汝庄;;龙树对“上帝”存在问题的态度[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4 孙炳哲;;《肇论》对时空真假的认识——以《物不迁论》与《不真空论》为中心的探讨[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巢国俊;;白居易《花非花》的眼科解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虞愚;;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A];因明论文集[C];1980年
7 ;汉文、日文因明书目[A];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3年
8 卫民;谢树杰;;四川西昌地区侏罗纪至早白垩世介形类[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8)[C];1987年
9 龚兆吉;;略论金圣叹的“格物”、“因缘生法”说的得失[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10 王纪潮;;底也迦考——含鸦片合方始传中国的问题[A];第二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玲;龙树村村民走上水泥路[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2 鲁甸法院 王鸣时;龙树法庭强化诉前工作[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3 ;沪上秋拍起步 崇源先声夺人[N];中国商报;2003年
4 石林晖 石天 陈自昆 向钊邦;撼天动地英雄魂[N];团结报;2006年
5 朱近野;偏见在潜移默化驱使你[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吕蓁;百仕通集团将参股印度基建企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陆正通;保山加速发展畜牧产业[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8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研究员 张云;借“宗教”之名 行分裂之实(下)[N];西藏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肖楚凡;排忧解难 保证灾后重建稳步推进[N];绵阳日报;2008年
10 钟文昆;鲁甸快速高效查处森林火灾案件[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成建华;龙树与中国佛教哲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阮氏金凤(释严莲);龙树中观思想在华流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杨航;《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拉坦格日乐;《百智慧论》及其蒙译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唐从国;个旧矿区龙树脚矿段遥感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3 姚月;关河旧学的“二谛”观[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涛;根敦群培哲学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5 魏先斌;佛教济世界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6 王瑛;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7年
7 杨洁高;假名与空[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利文;吉藏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焦慧欣;僧S崴枷胙芯縖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赵立研;“空”与慈悲的结合[D];北京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百智慧论》及其蒙译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