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明清以降广西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07 15:10

  本文关键词:明清以降广西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间信仰是一种历久弥新且极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政治环境的宽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信仰的发展走向再度成为人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选题在查阅相关民间信仰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和实地考察资料,探究明清以来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问题,力求还原民间信仰在民间社会底层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政府和民众在民间信仰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形成对民间信仰正确、客观的认识,为发展地方民俗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前人划分神灵种类的各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依据神灵职能划分神灵类型的见解,将郁江流域地区神灵分为地理环境神、个人命运神、人口保障神、群体监护神和综合神五大类,横向考察郁江流域民间信仰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利用表格、数字和文献等资料纵向探析郁江流域民间信仰发展的脉络,论述明清以来,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经历了鼎盛、式微和曲折发展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史实,分析不同时期民间信仰演变的原因及其呈现的特点。第三部分指出郁江流域民间信仰多元共生的三种表现形式:多神并奉于一庙,同一信众可以多神信仰,各种神灵的平等共享。第四部分从人口迁移、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和系统化宗教四个方面出发,探讨郁江流域多元共生民间信仰生成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首先,人口的频繁迁移,有利于民间信仰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其次,地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对民间信仰发展的规模和类型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宗教因素的注入使民间信仰的发展更趋向多样与灵活。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推动郁江流域民间信仰发展演变的两股基本力量:政府介入与民众参与。官方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采用行政力量或打击淫祀以确保正统或扶植民间信仰以巩固地方秩序。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维系与构建,为民间信仰的延存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土壤。
【关键词】:明清以降 郁江流域 民间信仰 多元共生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9
  • (一) 研究缘起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三) 研究综述10-15
  • 1. 民间信仰基础理论研究10-11
  • 2. 区域性民间信仰研究11-12
  • 3. 某个族群或某种民间信仰的专题性研究12-13
  • 4. 中国民间信仰基本形态研究13
  • 5. 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研究13-14
  • 6. 郁江流域民间信仰研究14-15
  • (四) 研究方法15
  • (五) 创新与不足15-16
  • (六) 概念阐述与辨析16-19
  • 1. 民间信仰的含义16-18
  • 2. 郁江流域的界定18-19
  • 一、多元并存的民间信仰格局19-27
  • (一) 地理环境神21-22
  • (二) 个人命运神22-23
  • (三) 人口保障神23-24
  • (四) 群体守护神24-25
  • (五) 综合神25-27
  • 二、多元共生民间信仰的演变轨迹27-34
  • (一) 明清时期:神灵的多元与民间信仰的鼎盛27-29
  • (二) 民国时期:民间信仰走向式微29-31
  •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信仰的曲折发展31-34
  • 三、民间多元信仰的和谐共存34-43
  • (一) 多神并奉于一庙34-39
  • (二) 信众多元信仰39-41
  • (三) 各类神灵平等共祭41-43
  • 四、民间信仰多元共生的影响因素43-58
  • (一) 人口的迁移与民族的融合43-48
  • 1. 避难移民43-44
  • 2. 经济移民44-46
  • 3. 政治、军事移民46-48
  • (二) 现实的压力与精神的获释48-53
  • 1. 天灾:自然灾害频发48-51
  • 2. 人祸:匪患猖獗与战事频繁51-53
  • (三) 民间信仰与系统化宗教(道佛)的双向互动53-56
  • 1. 道教与民间信仰的渊源和共存55-56
  • 2. 佛教的东来与本土化56
  • (四) 小结56-58
  • 五、民间信仰与社会的互动58-77
  • (一) 国家对民间信仰的干预与整合58-72
  • 1. 各司其职:国有常典,民有常祀58-61
  • 2. 国家认同与地方神灵正统化:以明清广西浔州府三界神为例61-67
  • 3. 差异性态度与民间信仰命运67-72
  • (二) 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维系与构建72-75
  • 1. 庙宇管理组织的建立72-73
  • 2. 庙宇经费渠道的确立73-74
  • 3. 神灵信仰与年节习俗的配合74-75
  • (三) 小结75-77
  •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84
  • 附录84-99
  • 附录1:重要碑刻资料84-94
  • 附录2:图片94-99
  • 后记99-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珍;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从真理和价值的视角看[J];哲学动态;2002年12期

2 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J];中国宗教;2004年09期

3 陈建坡;;“‘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编纂研讨会”综述[J];文史哲;2006年01期

4 李春勇;;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J];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吾淳;;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J];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02期

6 尚悦;张大健;;信仰的现代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2期

7 许纪霖;金泽;晏可佳;李向平;何光沪;童世骏;;信仰的中国经验[J];南风窗;2010年26期

8 李向平;;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人类学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李向平;;中国改革及其信仰转型[J];文化纵横;2013年01期

10 任忱;;关于信仰界域的思考[J];晋阳学刊;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勇;;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邵龙宝;;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与精神世界探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5 王必金;;浅谈明溪客家人的宗教和民间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6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任容;;信仰的两大支柱——价值之真与真理之真[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邓晓芒;;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国银;;工业化过程中的信仰问题探讨[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孔润年;;试论信仰与道德的关系[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善;和谐需要信仰的力量[N];人民铁道;2007年

2 姜国峰;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信仰观[N];吉林日报;200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 李向平;中国信仰的纠结与困顿[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李向平;崇高的信仰依托于好的社会[N];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刘建军;信仰,既复杂又简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韩东;信仰不是空谈[N];南方周末;2011年

7 中共永州市委书记 张硕辅;让红彩信传承信仰的力量[N];湖南日报;2012年

8 郑雄;如何信仰[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地委副书记 行署专员 艾则孜·木沙;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N];和田日报(汉);2013年

10 齐善鸿;信仰到底信什么[N];中国经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2 方钦;经济制度的信仰基础[D];复旦大学;2008年

3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霖;早期中国罗汉信仰及图像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5 郭伟全;分裂的忠诚与信仰的边界[D];北京大学;2013年

6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芳;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中青年的民间信仰[D];山西大学;2012年

2 贾雪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D];山西大学;2013年

3 吴丹;关于农村“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4 杜妮;晋东南三]U信仰与民间社会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5 金f^昀;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信仰主题[D];湘潭大学;2015年

6 李剑海;明清以降广西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志强;论当前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岩磊;生命意义的反思与澄明—信仰的生存论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矫凯;民间信仰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明清以降广西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29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7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