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20:15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书院是东亚儒学文化圈一种特殊教育文化组织,祭祀是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清代是书院的普及期与流变期。在河南地区,形成了以登封、南阳、襄城、大梁等地书院为中心的洛学文化圈,极大地推动洛学的复兴和河南书院的发展,祭祀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南地区书院的祭祀对象除了像宋代书院祭祀儒家的先圣孔子,本门学派的先贤之外,还把地方的乡贤、官员、历史名人、文昌帝君、奎星等也纳入书院的祭祀对象范围之中。一方面展现了祭祀对象的多元化趋势,另一方面极大的突出了洛学文化圈核心人物二程在祭祀序列中的地位,以及与河南文化相关的乡贤、名宦及历史名人的影响。为了纪念这些对象,清代河南书院兴建了大规模的祭祀建筑,如嵩阳书院修建先圣殿祭祀孔子,道统祠专门祭祀尧、禹、周公。同时,在一所书院内不同的祭祀建筑的地位也是各不相同的,充分体现在其布局中,并突出地反映了二程、朱熹等人的地位。清代河南大部分书院还会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不同的书院对同一祭祀对象的仪式也各不相同,不同祭祀对象各有等级差别,比如嵩阳书院释菜礼祀孔子。其祭品有太牢、少牢、瓜果、香酒等区别。参与祭祀的人员除了书院师生之外,往往还有行政官员,展示了清代河南书院官学化的现象。从总体来看,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的目的大部分都是一致的,表达学生对先圣先贤的尊崇之情、培养学生的儒家道统意识、加强学生的学术凝聚力、激发学生向祭祀对象学习的热情等,以及对书院周边社会有所影响,深刻地展现了祭祀对书院及儒学传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书院 祭祀 河南地区 儒学 清代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9;B9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9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目的9-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0-17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9
- 第一章 清代河南书院的发展与洛学的复兴19-34
- 第一节 清代河南书院发展的基本情况19-24
- 第二节 清代河南学者依书院发展洛学的主张24-27
- 第三节 河南书院与洛学文化圈27-34
- 第二章 清代河南书院祭祀对象34-56
- 第一节 先圣孔子34-36
- 第二节 先贤先儒36-39
- 第三节 二程及其弟子39-42
- 第四节 河南乡贤42-45
- 第五节 书院山长或河南名宦45-51
- 第六节 文昌帝君、魁星51-56
- 第三章 清代河南书院祭祀建筑56-73
- 第一节 祭祀建筑的主要类型56-63
- 第二节 诸祭祀建筑的基本布局63-73
- 第四章 清代河南书院祭祀仪式73-87
- 第一节 参与祭祀的人员73-76
- 第二节 祭品与祭文76-83
- 第三节 祭祀的规章、仪式83-87
- 第五章 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的作用及意义87-99
- 第一节 书院祭祀对书院生徒的影响87-96
- 第二节 书院祭祀对周边社会的影响96-99
- 余论:河南书院祭祀经济来源举偶99-102
- 致谢102-104
- 参考文献104-109
- 附录109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3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