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
发布时间:2017-06-17 14:11
本文关键词: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信义大庙是一座位于山东鄄城县郑营乡的乡间庙宇,由周围的热心香客自发筹集资金建设。信义大庙建于明清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建筑屡遭毁损,但信义庙会却久盛不衰。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之后,庙院重建,从最初只能容纳三人的小庙,到今天供奉数十位神灵,南北两个院落的大庙。每逢庙会,香客云集,香火旺盛。 在本文中,笔者欲从信义大庙所处的位置、文化背景入手,展示信义庙所在地区丰富的信仰资源。从大庙所处的村落形成年代,以及曹氏家族在此地的发展状况入手,对信义庙的历史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出信义庙的初建年代为明清时期。信义庙为泰山行宫,其神灵格局采用的是明代初期的泰山信仰规制。随着历史发展,今日的信义庙院分为南北两个大院落,所供奉的神灵日益增多,如卧姑奶奶、吉大哥、毛泽东等,这些神灵都极具地方特色,充分反映了地方神灵信仰的特点。 信义庙每逢农历二月十五、四月十一、十月二十五庙会期间,香客其基于此祈祷许愿。在众多的香客中,年轻香客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庙会以及庙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力量。庙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村子里热心香客的帮忙,成立专门的古籍管理委员会,对大庙庙会进行管理,使大庙庙会辐射范围日益扩大。在表面的权力平衡之下,隐藏着大庙的归属权的争议,而这恰恰是大庙背后人群对民间信仰资源的争夺,即对乡土社会中民间资源所象征的利益的争夺。 笔者通过对信义大庙以及庙会的调查与研究,对信义大庙的历史、信仰状况以及庙会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为区域社会民间信仰的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案,希望对中国民间信仰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民间信仰 地方社会 信义大庙 庙会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绪论10-19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10-11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11-15
- 一、民间信仰与庙会研究11-14
- 二、鲁西南地域文化的研究14-15
- 第三节 研究资料、方法与论文结构15-19
- 一、研究资料15-17
- 二、研究方法17-18
- 三、论文结构18-19
- 第一章 信义大庙的地理文化环境19-28
- 第一节 信义庙的文化环境19-23
- 一、信义庙周围浓厚的信仰环境19-20
- 二、信义庙周边的村落形态20-23
- 第二节 信义大庙的历史追溯23-28
- 一、信义庙庙名的来历23-25
- 二、信义大庙的历史初探25-28
- 第二章 大庙神圣空间与崇拜信仰对象28-44
- 第一节 信义庙——村落的神圣空间28-32
- 一、记忆中的信义庙28-30
- 二、现实中的信义庙30-32
- 第二节 神圣的崇拜对象32-44
- 一、碧霞元君信仰32-35
- 二、鬼信仰——吉大哥35-38
- 三、曹家的奶奶——卧姑38-41
- 四、伟人崇拜——毛泽东41-44
- 第三章 庙会——民众的狂欢节日44-57
- 第一节 "泰山都要关三天门"的庙会44-47
- 第二节 虔诚向神的庙会香客47-50
- 第三节 仪式——沟通人神的方式50-53
- 一、准备活动50-51
- 二、祈愿仪式51-53
- 三、放香火钱53
- 第四节 热闹的庙会活动53-57
- 一、庙会经济活动54-55
- 二、唱戏——娱神娱人55-57
- 第四章 地方社会视野中的大庙57-69
- 第一节 庙会组织与管理者——古籍管理委员会57-64
- 一、古籍管理委员会57-59
- 二、会首群像59-64
- 第二节 庙宇的经营64-66
- 第三节 与地方社会紧密相连的信义庙66-69
-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7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裴攀;中岳庙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索林娜;宁德霍童乡村信仰文化人类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5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