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孝女文化转型论略——以曹娥与朱娥并祀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7-06-23 04:09
本文关键词:宋代孝女文化转型论略——以曹娥与朱娥并祀为中心的历史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宋代文献与图像资料中屡见不鲜的曹娥给人以孝道化身的印象。然而细细考量,我们发现虽然经典话语体系认同曹娥的孝,但是地方社会对于其自残尽孝的方式或有质疑的声音,宋人仍在探寻支持其孝道的依据。即便是作为孝道文化象征的曹娥,由她激发的宋人联想也颇具开放性:无论男女都可以从她的故事中获益,她的孝道不仅被用来劝孝,而且被用来砥砺男子尽忠、女子守节。如果我们聚焦绍兴地区的曹娥信仰,就会发现仅用孝道难以解释人们斥资建庙的动机。并非所有孝行传主都能成为祠祀主神,而且曹娥故事本身带有浓烈的巫术、民间信仰色彩。曹娥信仰在绍兴流行、朱娥被配享曹娥庙,具有更为切实的功利性因素。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 孝女 曹娥 祠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S023)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2wkpy15)
【分类号】:K244;B933
【正文快照】: 李焘(1115—1184)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治平二年(1065)三月己丑条记载: 赐越州上虞县朱回女家绢三十匹、米二十斛。朱母早亡,养于祖媪。方十岁,里中朱颜与媪竞,持刀欲杀媪。一家惊溃,独朱号呼突前,拥蔽其媪,手挽颜衣,以身下坠颜刀,曰:“宁杀我,毋杀媪也。”媪以朱故得脱。朱
本文关键词:宋代孝女文化转型论略——以曹娥与朱娥并祀为中心的历史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