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6:04

  本文关键词: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历来密不可分,特别是在藏传佛教文化圈,宗教和政治、经济的高度契合发展出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然而在藏传佛教这一大的宗教文化背景下,由于地理、人文的多种因素,寺院经济的表现形式、发展规模等等也存在着诸多地域差异,特别是在藏区的次级区域——安多藏区表现的更为明显。而甘南地处甘、青、川等农牧经济和多元宗教文化交接地带,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在宗教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可以称为是安多藏区的典型缩影,这里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地域差异更为明显:低海拔的农区由于长期处于藏汉杂居地带,与汉文化的持续涵化导致了藏传佛教信仰的相对衰落,使得寺院经济发展维持在小规模、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而高海拔的高原牧区则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后通过与牧区的部落制度结合,发展出了发达的寺院经济。本文试图运用核心-边缘视角视角描述和分析这种藏传佛教文化经济的地域差异,在藏传佛教这一共有的宗教文化空间下,通过对甘南藏区农、牧区宗教信仰及寺院经济之间的对比与共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的考察,来凸显藏区社会经济与宗教文化的复杂与多元。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核心-边缘视角的多学科应用、寺院经济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溯源。首先概要介绍甘南藏区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其次就藏传佛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第三部分主要围绕核心-边缘格局的形成,就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从核心和边缘的生成背景、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历史考察,并认为核心-边缘格局具有共生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论及建国以来,社会变革对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生存和传承的内在要求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在社会主义政治及经济制度框架下得以重建,“自养”的经营性活动成为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重建并实现现代转化的重要内容。第五部分主要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甘南农区以及游牧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在传统农牧村和城镇两个层次的实证考察,认为在核心地区无论传统封闭半封闭牧区还是趋现代化的城镇,其藏传佛教信仰均在稳定发展,寺院经济来源以传统的部落信教群体捐施为主,一部分寺院借助多元化的自养经营开拓了世俗性收入来源。而边缘地区无论农村还是城镇,藏传佛教信仰正在不可逆转的衰落,世俗化导致寺院经济陷入困境,宗教性收入和世俗性收入这两大支柱难以为继。核心-边缘格局再次凸现;在此基础上,就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认为由于藏传佛教信仰的民族性、长期性特点决定了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长期存在,核心地区寺院经济将持续增强,边缘地区寺院经济则持续衰落。 与以往的研究多注重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历史发展演变不同的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是运用了核心-边缘这一新的视角来整体描述甘南地区不同地理、文化、社会背景下藏传佛教的寺院经济现象,在文献研究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牧区和农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对比,来呈现藏汉交界地带宗教经济文化的复杂与多元。
【关键词】:核心 边缘 藏传佛教 寺院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0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三、研究综述12-19
  • 四、研究方法19-20
  • 第一章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溯源20-37
  • 第一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自然、社会背景20-24
  •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20-21
  • 二、民族宗教的多元化21-24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24-30
  • 一、吐蕃时期佛教在安多地区的传播24-27
  • 二、宋元以来藏传佛教的传播27-30
  •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溯源30-37
  • 一、佛教寺院经济发展溯源30-32
  • 二、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发展32-37
  • 第二章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形成的历史考察37-68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在甘南游牧地区的生成37-45
  •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37-40
  • 二、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生成的社会基础40-44
  • 三、藏传佛教寺院的财产占有关系44-45
  • 第二节 核心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构成分析45-55
  • 一、宗教性经济收入46-48
  • 二、世俗性经济收入48-53
  • 三、寺院的消费及支出53-55
  • 第三节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边缘在甘南农耕地区的形成55-63
  •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边缘的形成背景55-59
  • 二、土司制度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经济59-63
  • 第四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特点63-68
  • 一、核心-边缘的共生性63-65
  • 二、核心-边缘的差异性65-68
  • 第三章 建国后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消长68-9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式微68-70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重建背景70-77
  •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70-74
  • 二、寺院组织内部的因应74-77
  • 第三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及其寺院经济的当代重建77-93
  • 一、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的基本现状77-81
  • 二、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现代转换的可能性81-83
  • 三、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当代重建83-93
  • 第四节 建国六十年中国宗教政策与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变化93-96
  • 一、尊重保护阶段94
  • 二、严重冲击阶段94-95
  • 三、温和适应阶段95-96
  • 第四章 当代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核心-边缘格局的再凸现96-123
  • 第一节 核心地区寺院经济再度崛起的个案考察96-109
  • 一、传统封闭的牧区:宗教性消费是寺院经济的主要源泉97-100
  • 二、城镇化进程中寺院经济的良性发展100-106
  • 三、牧区藏传佛教寺院以及寺院经济的基本特点106-109
  • 第二节 边缘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困境109-116
  • 一、城镇寺院经济及其困境110-111
  • 二、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农村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困境111-115
  • 三、宗教世俗化对边缘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冲击115-116
  • 第三节 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116-123
  • 一、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长期存在117-118
  • 二、核心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走强趋势118-120
  • 三、边缘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将持续衰落120-123
  • 结论123-126
  • 参考文献126-13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31-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佛教的兴盛及其原因[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拉毛扎西;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的构成因素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06期

3 白文固;明清以来青海喇嘛教寺院经济发展情况概述[J];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4 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2期

5 宋秀芳;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廖杨;安多藏区宗法文化形态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核心—边缘:甘南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5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