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与乐山大佛
本文关键词:海通与乐山大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今乐山),而嘉州如此出名,凭的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大佛像呈坐姿,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情肃穆,与乐山城隔江相望。看过乐山大佛后,不得不为它的雄伟壮观感到震惊,大佛通高71米,并且是在江边的陡峭石崖上雕凿,当初的建造难度可想而知。据导游说,初建成时,佛像外面还建有天宁阁,这么大的工程,出自于一个叫海通的僧
【关键词】: 乐山大佛 武则天 佛像 四川省乐山市 李隆基 乐山城 青衣江 大渡河 建造 弥勒
【分类号】:B949
【正文快照】: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今乐山),而嘉州如此出名,凭的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大佛像呈坐姿,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情肃穆,与乐山城隔江相望。看过乐山大佛后,不得不为它的雄伟壮观感到震惊,大佛通高71米,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热烈祝贺乐山大佛申遗成功十周年[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2 魏奕雄;;续修乐山大佛的章仇兼琼和韦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3 干树德;弥勒崇拜与乐山大佛的建造[J];四川文物;1995年03期
4 王建;世界最大的莲台将浮出水面[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5 铂净;;乐山大佛研究中心“首届弥勒大佛学术研讨会”召开[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1期
6 梁铭;;千载蒙尘仍真佛[J];山西青年(新晋商);2007年04期
7 满霖;乐山大佛揽胜[J];中国宗教;2004年02期
8 卢志伟;浅析乐山大佛“小样”之谜[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9 叶晓莉;仁寿大佛与乐山大佛的关系[J];四川文物;1998年01期
10 郭明兴;最早走出国门的乐山大佛[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一德;;云岗昙曜五窟的帝王象征[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林立;;夏合吐尔和乌什吐尔佛寺遗址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裴建国;;韩乐然与克孜尔石窟壁画[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刘坤贞;;略谈“东土如来”匾额与“镇地祖师”[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6 河上麻由子;;佛教与朝贡的关系——以南北朝时期为中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7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8 杨学勇;;敦煌阴氏与佛教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9 姜怀英;;我国石窟保护中的几个问题[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10 何发亮;;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兴;海通禅师与乐山大佛[N];中国档案报;2004年
2 魏奕雄;乐山大佛探微[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魏奕雄;乐山大佛为何取倚坐姿势[N];科技日报;2004年
4 萧易;龙泉山脉牛角寨 寻访乐山大佛的孪生兄弟[N];成都日报;2010年
5 司敏;乐山三佛 亟待“验名正身”[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李鹏翔;九华山的肉身佛像[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毛维安;张秦森古藏博物馆向上海玉佛寺捐赠百尊佛像[N];西部时报;2007年
8 卫荷姣;中国蒙山大佛[N];太原日报;2007年
9 魏刚;北京佛像贴金[N];北京科技报;2008年
10 陈淀国;走进“黄袍佛国”[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徐振杰;中国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与世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赵玲;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6 刘亚丁;灵验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沙沙;峨眉山—乐山大佛混合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李海峰;论佛教在武后时期勃兴的原因[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黄瑜;试述佛像在汉地发挥的宗教功能[D];四川大学;2006年
4 张晶莹;魏晋南北朝的中国佛教及其佛像雕塑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建国;神化与王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阮丽;隋代佛像的分类与造型[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张景峰;敦煌阴氏家族与莫高窟阴家窟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樊翔;大月氏与佛教东传[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宁;宗教符号的功能认知:旅游者与宗教信徒的不同视角[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张豫;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海通与乐山大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