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与明中后期文人养生著作

发布时间:2017-06-24 07:15

  本文关键词:道教与明中后期文人养生著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社会宗教与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由于奉行“尊人贵生”的传统,对我国的传统医疗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十道九医”的说法,虽然到宋代以后,儒医群体逐渐取代道医,但是道教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医疗养生手段却被继承以及广泛传播,养生方法更是在明朝中后期走向普及。本文试图以明中期的养生集大成之作——《遵生八笺》为个案,揭示文人养生与道教之间的联系。 从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来看,由于政治黑暗,仕途受阻,以及商品经济走向繁荣,文人逐渐放弃程朱理学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开始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多的关注自身。而道教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恰好迎合了文人的心理,所以文人与道教的关系日益密切。文人的养生著作内容很多都是来源于道教的典籍或是道人亲口传授。从本书的主要内容来看,涉及到了道教养生中的四时养生法、起居摄养法、导引按摩法、精神调养法、饮食养生法以及药饵服食法等内容。 除了继承道教的养生方法与理论以外,明中后期的文人养生还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从《遵生八笺》可以看出明中后期的养生家不仅根据自身的处境来诠释道教的养生观,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养生术,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文本书写与总结,而是与其个人的身体紧密结合,文人将养生理论具体的应用于实践。在明中后期通过文人的书写,使得道教的养生文化走向普及化。
【关键词】:道教 文人 养生 著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58;R21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22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10-12
  • 二、研究现状12-18
  • (一) 大陆学者的研究概况12-16
  • (二) 台湾学者的研究概况16-17
  • (三) 国外学者的研究概况17-18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8-22
  • 第一章 《遵生八笺》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22-31
  • 一、仕途阻塞,文人隐居求志22-25
  • 二、经济繁荣,文人主体意识觉醒25-27
  • 三、全真道的传播与内丹学说的通俗化27-29
  • 四、却病理论的传播与养生的文化的推广29-31
  • 第二章 《遵生八笺》的具体内容31-63
  • 一、道教四时养生法——《四时调摄笺》32-36
  • 二、道教起居摄养法——《起居安乐笺》36-41
  • 三、道教导引按摩法——《延年却病笺》41-45
  • 四、道教精神调养法——《燕闲清赏笺》45-48
  • 五、道教饮食养生法——《饮馔服食笺》48-57
  • 六、道教药饵服食法——《灵秘丹药笺》57-59
  • 七、道教的隐逸与养生——《尘外遐举笺》59-63
  • 第三章 养生方法获取途径63-73
  • 一、霞编云笈64-68
  • 二、咨访道术68-71
  • 三、总结经验71-73
  • 第四章 明中后期养生著作新特点73-81
  • 一、养生歌诀的口语化73-74
  • 二、养生图像的视觉化74-76
  • 三、养生内容的物质化76-78
  • 四、养生功法的简单化78-81
  • 结语81-83
  • 参考文献83-86
  • 附录86-93
  • 致谢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兰;兰国庆;;道教与士大夫的人生哲学[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朱越利;道教养生术[J];中国道教;2001年04期

4 吉宏忠;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结构[J];中国道教;2003年01期

5 徐鸿昌;《遵生八笺》——谈养生之佳作[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3期

6 朱杰;郭海英;;《遵生八笺》饮食养生精髓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1年05期

7 白雪;乔丽娜;;从《遵生八笺》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养生文化[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12期

8 程雅君;道教禁戒中的养生智慧——以行为医学析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9 刘小华;粟芩苓;邓毅;;道家养生思想窥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刘理想;金香兰;王左原;张玉辉;;《遵生八笺》中怡情养生实践方式初探[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道教与明中后期文人养生著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7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