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崇拜与国族建构:国族关怀下的成陵西迁及祭祀
本文关键词:英雄崇拜与国族建构:国族关怀下的成陵西迁及祭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代以来,伴随着国族主义的勃兴特别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作为蒙古英雄祖先的成吉思汗开始以国族英雄的身份受到国人的崇拜。正是这一身份的转变,促使国民政府在成陵受到日本威胁时,毅然决定迁陵。在成陵西迁途中和厝居兴隆山后,国共双方把一系列政治权力的运作渗透于成陵祭祀仪式之中,利用仪式的象征功能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并通过现代传媒把仪式的政治意涵广为传播。最终使成吉思汗以"中华民族英雄"的身份,成为国族的认同符号之一。成陵祭祀也由此成为,国族建构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国族 成陵西迁 祭祀仪式 成吉思汗
【基金】: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计划资助《抗战时期的国族主义与甘宁青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2013YBYB31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国人视国族主义为救亡图 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中国国族”即汉族,另一种认为存的不二法门。国族主义的兴起使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对 “中国国族”应为国内各族群的联合体,用梁启超的话,即“小国族主义的载体——“国族”的建构成为逻辑的必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邢莉;;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J];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2 薛衔天;成吉思汗陵西迁记[J];炎黄春秋;2003年05期
3 那顺巴依尔;;成吉思汗祭祀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境遇[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陈育宁;成吉思汗陵寝迁移始末[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汪又菊;;仪式与生存逻辑——从人类学角度解读《红楼梦》中贾府祭祖仪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4期
4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岳永逸;传统的动力学:娃娃亲的现代化生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邓小娟;;甘肃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遗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松迪;关于黑山头古城[J];北方文物;2000年04期
8 索龙高娃;解读肃北蒙古族"剪胎发"仪式[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5年01期
9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美丽;任义国;;运城关公传说的民俗学解读[J];沧桑;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赵现海;;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C];2007年
4 王玉希;;弘扬和传播草原文化的遐想[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郝诚之;;成吉思汗陵在中国鄂尔多斯新证[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6 包海青;;草原文化中的天崇拜文化传统与族源传说——蒙古族族源传说起源探讨[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罗国辉;邵雍;;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孙中山的纪念活动[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张密珍;;历史的演绎与延伸:乡村民俗事象中的仪式与象征[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敬畏;;丧葬仪式与村落共意——以陕西关中S村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宝贵贞;;藏传佛教在近代蒙古社会衰落之原因分析[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黎林;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窦烨明;制度化宗教的本土化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杨;“开国大典”的政治仪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杨巧;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的意义建构:效用与局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应贵;时间、历史与记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瞿大风;蒙古人的成吉思汗观──历史与神话中的英雄[J];蒙古学信息;1995年04期
3 那顺巴依尔;SULDE:成吉思汗祭典的基本观念[J];蒙古学信息;1995年04期
4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5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6 赵永铣;成吉思汗祭奠的由来与流传[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南旺杰;阿旺;;宗教学视阈下的藏族山神祭祀仪式研究[J];西藏艺术研究;2008年01期
2 黄晓蕙;;论佛山祖庙北帝诞祭祀仪式及其价值功能[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朱明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宗教信仰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黄鹏;;论壮族的祖先崇拜[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5 周家喻;;“黄佤”中柱崇拜和祭祀仪式的象征人类学解读[J];民族论坛;2008年04期
6 王家yP;简评《道教神仙信仰与祭祀仪式》[J];中国道教;2003年03期
7 陈永香;吴永社;;论彝族的山神崇拜[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慧;;壮族祖先崇拜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韩同春;;民众记忆中的雹神信仰与祭祀仪式[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徐红;论中国早期的自然崇拜[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晓娟;;北宁市满族“老天地”祭祖仪式的调查[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2 吴茵;;试谈德江、思南土家族中洪水与再传人烟的神话[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雷国强;;畲族盘瓠传说的原始文化内涵及其功能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4 赵海瑛;;论盘瓠神话与畲族族群认同的中间环节[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5 张鸿祥;;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6 张泽洪;;道教神仙信仰与祭祀文书——以斋醮青词为例[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宝贵贞;;多元化·世俗化·民间化——新时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的特点[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娟;最后的祭坛[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梦月;东北大母神[N];吉林日报;2004年
3 蒲文成;一项值得称颂的研究成果[N];文艺报;2007年
4 曾传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的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吴国瑜;梵净山佛教活动对黔东北地区傩文化的影响[N];铜仁日报;2008年
6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王进;西南少数民族法师禹步与道教的相互融摄[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宝贵贞;解读新时期蒙古族宗教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当下状态与趋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晓娟;神秘的佤族宗教崇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芦聚有 德易;新密老城话城隍[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铁辉;福建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征;山西潞城微子镇三仁信仰祭祀仪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史亚辉;伏波神崇拜及其仪式与功能解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齐建芝;辽代契丹族萨满教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肖可意;上甲族群的“管板”神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6 丁煜成;从虎婆到圣母的历程—玉库村村落信仰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7 刘萌萌;东巴文化中的神话和祭祀仪式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8 宝劳日玛;民族学视角阐释萨刚彻辰洪台吉祭祀[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刘双双;苗瑶盘瓠信仰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聂宁;论大尝祭中的文化记忆[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英雄崇拜与国族建构:国族关怀下的成陵西迁及祭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7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