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巫风与关陇古史传说的神化
本文关键词:两汉巫风与关陇古史传说的神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巫风炽盛的时期,以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为核心的巫术思想高度成熟。巫术思想对于民风、民俗和国家政治的运行都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并与先秦以来的重要思想文化流派相融合,上升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思想,逐渐奠定了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风貌。关陇古史传说系统可分为伏羲女娲创世传说、炎黄始祖传说、周秦发源传说三个部分,是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三大勃兴时期部分真实历史的反映。两汉时期关陇古史传说的神化主要将巫术的前瞻性和控制性本质与中国传统意义的历史经验主义结合在一起,赋予关陇地区古史事件和人物更多的神秘色彩,使具有一定真实性的传说转变为神话,其途径为:多层次、多维度民间信仰对古史传说的巫化解读;政治巫术理论系统影响下的政权合法性理论对古史传说的神圣化和神仙化诠释;集权政治倡导下的文化巫术化与文人谶纬化对早期古史的神秘化改写。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关键词】: 两汉 巫风 关陇古史传说 神化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先秦秦汉政治巫术研究”(13JZ005)
【分类号】:B93;K234
【正文快照】: 一、民间·官方·精英:两汉巫风的广度与深度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巫风炽盛的时期,从平民阶层到统治阶层,从一般民众到精英阶层,都被巫术所影响。当时的国家政治统治受到巫风深刻影响,正如章太炎所言:“巫道乱法,鬼事干政,尽汉一代,其政事皆兼循神道。”[1](P690)汉代皇帝中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光华;嬴秦族及其西迁、建国[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孙家洲;汉代民俗与巫风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3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开玺;1907年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怀锋;陈磊;;《管子》政令体现“生态”治国理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张连伟;;《国语·齐语》与《管子·小匡》辨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10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文博;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关陇方言民俗高层论坛”剪影[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曹道衡;西魏北周时代的关陇学术与文化[J];文学遗产;2002年03期
3 康震;;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4 刘宁;;论西魏北周关陇地区文学发展[J];社科纵横;2013年08期
5 徐清廉;论隋唐的门阀之争与关陇集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6 汤勤福;;关陇集团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形成阶段[J];上饶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7 赵德利;;新关陇民俗文化研究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朝杰;白贵;;关陇集团与贞观时期文学的条件预设——一个观念史角度的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康震;;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J];文艺研究;2010年04期
10 侯宗辉;陈璐;;明清时期关陇地区的书法艺术史略窥[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笙闻;;对于黄帝图腾关陇族源的初步思考[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彦弘;木屑下的河流[N];东方早报;2014年
2 国风;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及门阀世家势力瓦解[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何小龙;发掘关陇文化聚沙成塔[N];平凉日报;2011年
4 国风;名士的出现及作用[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5 王知三 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关陇剪纸:用意念造型的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隋炀帝之死: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逆袭[N];海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师海军;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海燕;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钟盛;关陇本地豪族与西魏北周政治[D];武汉大学;2004年
3 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D];武汉大学;2005年
4 徐鹏;西魏北周官员选任与督课述论[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两汉巫风与关陇古史传说的神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8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