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回民战争后的民众信仰、记忆与社会整合
本文关键词:同治回民战争后的民众信仰、记忆与社会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代同治年间的陕甘回民战争给当地民众的信仰体系带来严重冲击。战后重建中,官方通过专祠的兴建,将正统的信仰体系植入民间,强化了民众对战争的记忆。各地方通过对地方事件的"树碑立庙",构建了地方信仰体系,塑造了对战争的地方性记忆,而对战败者的信仰,则是极力限制甚至禁毁。朝廷、地方与民间通过对民众信仰体系的重组,塑造了历史记忆,也整合了战争所破坏的社会秩序。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 同治回民战争 民众信仰 记忆 社会整合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清至民国时期关中水资源变迁与城镇发展关系研究”(编号:12Y JCZH 024)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关中地区水环境与城镇社会生活关系研究(编号:2013JK 0050)
【分类号】:K252;B933
【正文快照】: 社会冲突或多或少都有文化失调的背景,清代同治年间的陕甘回民起义也是如此。因而文化修复与重建也是恢复战后秩序、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对同治回民战争后文化体系的重建已有一定的研究。僧海霞《晚清陕甘回民起义与关中地区汉人信仰的变迁》,从寺院的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文科;程森;;左宗棠与西北民族地区儒家认同的建构——以同治回民起义后书院重建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2 赵维玺;;湘军与甘宁青社会文化的修复和重构[J];求索;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林;;禹羌文化·族群意识·遗产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洪九来;;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5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曾纳;;囚禁的枷锁还是放飞的自由——论托妮·莫里森《天堂》中的记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叶展;;从集体记忆的角度解读《六月庆典》中的父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陈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展演——以浙东楚门铁梗游行为个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汪孔丰;;民俗学教学视阈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张蜀津;;“国家史”的编纂与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建构 论“十七年电影”中的民国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珂;吴斐琼;;现代虚拟港与集体记忆强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另类尝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张桃洲;;存在的几副面孔——从《入梅丛书》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与现实[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黄启峰;;地景 记忆 权力——郭松h∷档奶ū笔樾囱芯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曲解和误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5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斌;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鹏;太湖新城南泉古镇竞合模式下的再生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們;电视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吉方;原真性视角下的周新古镇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胡光伟;流散:找寻适意的家居[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婷;郑州回族婚俗变迁与现代化[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杨阳;《仁慈》中人物自卑心理解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晓虹;同治回民起义与陕西天主教的传播[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华方田;清代佛教的衰落与居士佛教的兴起[J];佛教文化;2004年04期
3 孟文科;程森;;左宗棠与西北民族地区儒家认同的建构——以同治回民起义后书院重建为中心[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4 赵维玺;;湘军与西北科举制度的调适——以甘宁青地区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赵维玺;;湘军与甘宁青社会文化的修复和重构[J];求索;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永逸;;家中过会:中国民众信仰的生活化特质[J];开放时代;2008年01期
2 齐钊;;本土研究与自我反思——读《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J];民俗研究;2010年04期
3 卢军伟;;伏羲氏被神化的过程及民众信仰心理浅析[J];黑龙江史志;2008年12期
4 段文艳;;符号象征·集体记忆与民众信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5 萧放;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明杰;;“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发布词[J];法音;2014年02期
7 丁永久;上帝形象包含的人性因素[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周志红;;如此的“禁忌”[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胜磊;民众信仰中的明清国家与地方表现[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蒲怡囡;绥德县民众信仰心理调查[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同治回民战争后的民众信仰、记忆与社会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8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