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坛经》世出世法的不二
本文关键词:试论《坛经》世出世法的不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坛经》彰显了一乘顿教的特色,实践了世出世法的不二。《坛经》以一乘实证为基础,顿证佛性为主旨,教法直指人心,心性不二,一乘之精神既深入世法,又超出世法之上;《坛经》直指中道,以见性为宗,驳斥相对法之戏论,因相对之相以会绝对之性,符合禅宗主旨;行深般若波罗蜜,即依禅体而起妙用,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但不染万境,真性常自在;《坛经》明示了禅宗应世方便法门,无住生心为学人修因的法要,世出世间法互相促进与增益,直彰世出世间法的不二。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不二 一乘 中道 见性 般若 应世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六祖坛经》实践了世出世法的不二,将一乘之精神既深人世法,又超出世法之上,体现了一乘顿教的特点。具体而言,以出世间的修持为基础,促进世间法的深人实践,实现世出世法互相增益,共同促进与发展,对于身处浮躁功利时代的人们,如何做到既能无住生心、又能奋发有为,具有积极的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立明;《坛经》与《忏悔录》美学思想对比研究[J];思想战线;2002年01期
2 郭应传;《坛经》般若思想初探[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4期
3 郭应传;《坛经》般若思想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谭朝炎;《坛经》的主体论哲学思想[J];江汉论坛;2004年05期
5 李福兰;《坛经》伦理思想初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5期
6 王泽庆;;“他者”的缺失:从《坛经》看禅宗衰落原因[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7 潘永辉;;论《坛经》禅学的美学涵蕴与美学特质[J];求索;2007年10期
8 蒋宗福;;敦煌本《坛经》相关问题考辨[J];宗教学研究;2007年04期
9 邱瑞祥;;《坛经》“顿悟思想”小议[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尚荣;;《坛经》思想与中国艺术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晶;高峰强;刘罗;林锴;盛园园;;《坛经》不二法门的心理观初探[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闫平;敦煌写本《坛经》重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吴琳;旅顺博物馆首次公开敦煌写本《坛经》[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简彪 祝静;千年《坛经》最早版本“失而复得”[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江苏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苏淮;《坛经》的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2012年
5 东方龙吟;今人重读六祖《坛经》[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蒙孩;《坛经》禅学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李林杰;《坛经》心性论及其研究方法与湘赣农禅之心境并建[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敦煌本《坛经》语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坛经》[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学斌;《坛经》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左欣;《坛经》的实修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张玉姬;《坛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玄宗女贵莲;《坛经》判断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栾文花;论《坛经》心性论的“性相同构”与“修性不二”[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智勇;《金刚经》与《坛经》思想体系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9 郭晓敏;《坛经》的文学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仇明春;《坛经》中所见的《大乘起信论》思想略辩[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坛经》世出世法的不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8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