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寺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8:11
本文关键词:唐代寺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寺碑是华梵文化融合的产物之一,中国传统碑刻文学与佛教寺院的交汇是其萌芽的根源所在。唐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促使了寺碑在这一时代高速发展,唐代寺碑文本具有文体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重研究价值。狭义的寺碑主要指记载佛教寺院的创建、扩建、改建、修葺、重建等内容的一种文体,即当某一寺庙、寺中下院或者其他基础设施如山门、厨库等主体建筑的创建或者修葺完成时人们为记录这件事情而刻制的碑文。本文拟以狭义上的唐代寺碑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搜集唐代寺碑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发掘其作为文体的特殊价值,并通过社会学视角,审视唐代寺碑的社会学内涵。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对唐代寺碑进行考察和探讨。第一部分首先从唐代寺碑与中国传统碑体文学、唐代寺碑与佛教寺院的关系出发,分析寺碑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并依据文本内容对唐代寺碑进行分类。第二部分从文体学角度出发,总结唐代寺碑的文体特征及文体内涵,并通过对比寺碑与其他涉佛文学的异同,探索唐代寺碑的文体学价值。第三部分运用社会学知识,揭示寺碑中所展现的唐代佛教发展状况,试图重现唐代社会不同阶层的风貌。第四部分以图表形式附录唐代寺碑篇目。
【关键词】:寺碑 佛教 文体 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7;K877.4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1
- 第一节 寺碑的研究意义8-9
- 第二节 唐代寺碑研究现状概述9-11
- 第一章 唐代寺碑概说11-21
- 第一节 唐代寺碑与碑体文学11-13
- 第二节 唐代寺碑与佛寺13-17
- 第三节 唐代寺碑的分类17-21
- 第二章 文学史上的唐代寺碑21-36
- 第一节 作为文体的唐代寺碑21-29
- 一 唐代寺碑的文体学内涵及文体特征22-26
- 二 唐代寺碑及其变体、衍生体26-29
- 第二节 作为宗教文学的唐代寺碑29-36
- 一 唐代寺碑与塔铭29-31
- 二 唐代寺碑与造像记31-33
- 三 唐代寺碑与经幢33-36
- 第三章 佛教史、社会史上的唐代寺碑36-49
- 第一节 寺碑中的唐代佛教36-43
- 一 寺碑中的佛教宗派36-40
- 二 寺碑中的唐代经藏40-43
- 第二节 寺碑中的唐代社会43-49
- 一 唐代寺碑与皇室士族43-47
- 二 唐代寺碑与庶族47-49
- 附录 唐代寺碑篇目索引49-56
- 征引与参考文献56-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新发现的大同云岗石窟寺历史材料的初步整理[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01期
2 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发现与研究——与日本长广敏雄教授讨论有关云冈石窟的某些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3 黄卓越;;书写,体式与社会指令——对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进路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党燕妮;《南石窟寺碑》校录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5年02期
5 吴承学;刘湘兰;;碑志类文体[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3期
6 唐华全;;读《开业寺碑》兼谈中古大族赵郡李裔家支的兴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蔡美彪;;元氏开化寺碑译释[J];考古;1988年09期
8 布莉华;普宁寺碑文补正[J];文博;2003年04期
9 ;五台山清凉寺碑考[J];五台山研究;198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高凤;唐代塔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寺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9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