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一行三昧”与东山法门

发布时间:2017-07-05 00:17

  本文关键词:“一行三昧”与东山法门


  更多相关文章: 道信 弘忍 黄梅弘法传禅 一行三昧 东山法门 禅宗初创


【摘要】:达摩禅的展开及其向禅宗的过渡,与道信、弘忍在黄梅弘法传禅是分不开的。道信住黄梅三十余载,形成了以"一行三昧"为核心的独特禅风影响日广。道信付法于弘忍,弘忍进一步发展了"一行三昧"的禅法而完成了"东山法门"的建立。道信开创、弘忍完成的东山法门的建立是中国禅宗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道信 弘忍 黄梅弘法传禅 一行三昧 东山法门 禅宗初创
【分类号】:B946.5
【正文快照】: 东山法门的出现,是中国禅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新阶段,它既由达摩禅发展而来,又表现出许多新的特色与风貌。“一行三昧”作为东山法门禅法的核心,对中国禅宗的创立和分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禅宗的正式创立。一、道信与“一行三昧”佛教禅传入中国后,形成了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修平,徐长安;东山法门与禅宗初创[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标;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可为世界“金规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李华华;;人间佛教视阈中的“生产化”与“学术化”——巨赞佛教改革思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雷汉卿;;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漏略禅籍新义例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阚绪良;《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新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郑韬;;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沈丹蕾;《五灯会元》的句尾语气词“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尹菲;;中国传统休闲价值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官贵羊;;语录体的几种形态及作用——以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宋儒语录为立足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张鑫鹏;康健;;《祖堂集》“索”义集释[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姜剑云;王岩峻;;谢灵运对涅i梅鹦缘娜鲜队胧拇醋鱗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3 樊宝英;;金圣叹“腰斩”《水浒传》、《西厢记》文本的深层文化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郭晶晶;;本草丹心济苍生——读爱斐儿的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A];新世纪以来散文诗的创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高令印;;朱熹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武夷文化说[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6 马奔腾;;禅境与诗境:异质同构[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7 陈辉;;“让国高丽”与“纳土归宋”[A];韩国研究(第十辑)[C];2010年

8 徐建平;;黄庭坚散文理论管窥——以《答洪驹父书》为例[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国文论的常与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艳;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3 胡丽娜;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业峰;宗密“和会”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鲁海军;志磐<佛祖统纪>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佛言祖语[J];法音;1994年09期

2 肖黎民;;彼此之间: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J];佛学研究;2007年00期

3 肖黎民;;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刘s捬,

本文编号:51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1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