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基督徒身份的建构与民国基督徒的政治认同
本文关键词:蒋介石基督徒身份的建构与民国基督徒的政治认同
【摘要】:蒋介石受洗后频繁利用基督徒身份将中外信徒纳入其政治轨道,为构建党派和国家认同及开展外交活动服务。教方则根据需要对这个符号进行创造性诠释,作为一种彰显基督教吸引力的资源。在抗战前和战时蒋声誉上升之时,基督徒对蒋的信仰给予积极回应,他们建构蒋虔诚基督徒的形象并认同他为基督徒群体一员,在走向拥蒋和统一抗战政治认同的同时为传教张本。但在战后蒋权威失落之际,基督徒发生分化,通过建构蒋不同的信仰形象来为不同的政治认同铺路。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蒋介石 基督徒 民国 政治认同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督教与国民党关系研究(1912—1949)”(12CZJ00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一流学科上海大学世界史(B类)项目
【分类号】:B979
【正文快照】: 1埃德加·斯诺:《斯诺文集》卷一,宋久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03页。2鲍威尔主要采用西方出版的一些材料和著作对蒋与基督教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了蒋信仰的步步深入,已点出在新生活运动、西安事变等几个重要的信仰契机中,蒋从基督教中获得指引和安慰,并将其政治使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庆军,孟国祥;蒋介石与基督教[J];民国档案;1997年01期
2 刘维开;;作为基督徒的蒋中正[J];史林;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进春;;浅议传教士与新生活运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王伟;;汤婷婷《女勇士》中“鬼”意象的解读[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王慧敏;;文化解读“他者”的“中国”——评《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4 崔丽芳;;殖民地时期及建国初期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5 周尚意;杨鸿雁;孔翔;;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9期
6 周小英;;近代中国在西方的“他者”形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姜智芹;;非我与他者:英国文人视野中的中国形象[J];东岳论丛;2005年05期
8 余佳丽;林国淑;;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J];电影评介;2007年24期
9 赵伟;刘玉平;;西方语境中的中国“他者”——浅论西方电影中的李连杰[J];电影评介;2009年11期
10 崔辰;;好莱坞电影中的上海:想象与重构[J];电影新作;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马少甫;;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3 陈宗权;;论政党行为与国家形象——以中国共产党完成的“三件大事”为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3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5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栋辉;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7 翁君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王静;“觉醒的中国”: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2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艳;卫三畏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宇Pr;好莱坞“中国风”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叶苗乐;重大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丹;中西文化视阈下的“他者”[D];江南大学;2011年
7 黄剑;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吴明萍;冷战后美国主流印刷媒体上的中国形象[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谭颖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当代困境及实践思路[D];广州大学;2011年
10 付瑶;被建构的“中国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庆军,孟国祥;蒋介石与基督教[J];民国档案;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芝;;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华人政治认同问题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贺璐;;政治认同逻辑的相关性研究[J];群文天地;2012年21期
3 刘颖;陈雪洁;;我国转型期失地农民政治认同弱化倾向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2年12期
4 刘云杉;;文化政治认同与技术认同——知识人双重旨趣的历史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5 李向平;;国家祭祖的政治认同[J];南风窗;2007年09期
6 徐翔;;政治认同的审美性——兼重审文学在“再政治化”中的本体论建构[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7 孙留华;任园;;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文学教育(中);2010年12期
8 殷丽萍;;美国国家凝聚力形成原因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7期
9 石勇;;从文化再造到政治认同[J];南风窗;2011年22期
10 李向慧;;新时期农民政治认同变迁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自强;;“创造性政治”视角下农民政治认同的现代性转换[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2 周敏凯;;政治认同建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方旭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袁文伟;;扩大公民权利 强化政治认同[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白乐;学者建议 欧洲公民学习欧盟语言促进政治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N];学习时报;2012年
4 黄铸;中华民族应该坚持何种政治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德永;动态理解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陈春燕 戴玉;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途径[N];吉林日报;2010年
7 王岳川;精神对峙与价值滑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李欣宏 刘佳祥 田长春;信息化条件下心理动员面临新挑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9 记者 姚学文;创新活动载体 力戒形式主义[N];湖南日报;2009年
10 扬州市江都区法院院长 袁江华;核心价值观促进法院科学发展[N];江苏法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贝贝;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冰冰;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璐;利益、制度与价值—政治认同的逻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孟令辉;城乡政治认同比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志超;网络空间中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郎翠艳;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俊伟;当代大中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张晓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健;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获取新解放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方法(1949-195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4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2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