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莲花上的十字

发布时间:2017-07-15 09:30

  本文关键词:莲花上的十字


  更多相关文章: 景教碑刻 图像 基督教艺术 多元文化


【摘要】:景教与祆教、摩尼教一起并称“三夷教”,是中亚的古代东方基督教派。公元7世纪前后,景教初次进入中国,但在唐代会昌灭佛的过程中,日渐衰微。在蒙元时期,景教在中国得以复传,但蒙元政权一结束便销声匿迹。景教,作为曾于唐、元两代在中原汉地出现的流产文明,在中国境内留下了包括碑刻、写经、壁画、绢画、青铜十字架等在内的景教遗物。景教碑刻作为景教遗物中数量最多的部分,一直是景教研究的重中之重。景教碑刻图像研究作为景教碑刻研究的一部分,其研究价值自不必多言。本文试图以景教碑刻图像造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中国元代景教碑刻在艺术方面做一个简略的分类整理。本文旨在透过对中国元代景教碑刻图像的研究,,展示其背后所涵盖的多元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管窥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景教艺术同中国境内本土宗教艺术、异域宗教艺术、地域文明中的艺术之间的交互关系。
【关键词】:景教碑刻 图像 基督教艺术 多元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概述12-20
  • 1.1 中国元代景教的基本状况12-16
  • 1.1.1 景教的源起及东渐13-14
  • 1.1.2 景教的入华与景教在中国元代的发展14-16
  • 1.2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的基本状况16-20
  • 1.2.1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的主要遗存及分布17-19
  • 1.2.2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的组成结构19-20
  • 第二章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图像造型探析20-32
  • 2.1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图像的装饰母题20-26
  • 2.1.1 十字架20-23
  • 2.1.2 天使23-26
  • 2.2 中国元代景教碑刻图像的主要造型26-32
  • 2.2.1 底座十字架26-29
  • 2.2.2 底座十字架与华盖29-30
  • 2.2.3 底座十字架与双天使30-31
  • 2.2.4 底座十字架与单天使31-32
  • 第三章 从中国元代景教碑刻图像看多元文化的融合32-43
  • 3.1 宗教部分32-35
  • 3.1.1 佛教文化因素32-34
  • 3.1.2 道教文化因素34-35
  • 3.2 地域文化部分35-43
  • 3.2.1 希腊-拜占庭文化因素35-37
  • 3.2.2 中原汉文化因素37-38
  • 3.2.3 “大西域”和中古草原民族文化因素38-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50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著50-51
  • 附录51-55
  • 后记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明中;;告别“油画民族化”思维定势[J];美术研究;2006年02期

2 邹联丰;;多元文化背景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作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陈庆勋;;艾略特与文化的多元融合[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2期

4 颜旭;;多元文化态势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8年01期

5 盛周丽;许锬;;坚守的痛苦与迷茫 身份的追寻与幻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王光海;;马来西亚华人宗教信仰考察[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常永才;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一种新趋势:对文化因素的日益重视——对海外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的评介[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卫孝芬;外语课堂教学应重视母语文化[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年02期

9 朱玉江;文化相对论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刘迅;论美术教学功能转变的价值取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马雷君;;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育法律的价值取向[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吉莉;;新形势下的广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若干问题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陈洪林;;多元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7 李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探索——以西安都城隍庙老商业街区更新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云生;;晋江多元文化的实质和特色[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匡长福;;宗教在构建北京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邓线平;肖健;;网络技术对民族文化的影响[A];全国首届“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黛云;“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2 周正;印江多元文化丰富城乡群众生活[N];铜仁日报;2010年

3 于冰;把深圳建成多元文化荟萃的东方都会[N];深圳商报;2010年

4 姜秋霞 权晓辉;翻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的态度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红薇;多元文化装点筑城色彩[N];贵阳日报;2009年

6 钟美荪;培养跨文化思维方式[N];中国企业报;2005年

7 于福坚;神话与现实之间:日本也有多元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泽全 张静宇;世界需要多元文化[N];人民日报;2000年

9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瑞士的“多元文化图书馆”[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赵青 杨士龙;加拿大多元文化的魅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智慧;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6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瑾;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身体[D];浙江大学;2003年

8 何丽芳;加拿大学生汉语语音习得与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雁;多元文化激荡与军校爱国主义教育[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刘晓秋;试析任碧莲《典型美国人》与《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身份问题[D];西北大学;2004年

3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王娟;广告传播的文化透视[D];广西大学;2005年

5 徐鹏;多元文化视野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及振成;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艺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我国美术鉴赏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雪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慧源;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波;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少数族裔的经济调适[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3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43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