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陶行知与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互动
本文关键词:抗战初期陶行知与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互动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伊斯兰教 抗战初期 少数民族教育 名誉校长 平民教育 成达师范学校 白崇禧 教育大计 回族社会 生活教育
【摘要】:正早在1925年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邀请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族代表参加,共商民族教育大计。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成为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陶行知与中国伊斯兰教界真正较深入的接触,或许是在30年代初的南京。1932年,南京回族富商、慈善家陈经畲将陶行知创办的和平门小学复办,扩大为南京和平门清真小学,并聘请陶行知为名誉校长。学校延续陶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中国伊斯兰教;抗战初期;少数民族教育;名誉校长;平民教育;成达师范学校;白崇禧;教育大计;回族社会;生活教育;
【基金】:南京晓庄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2NXY92)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B968
【正文快照】: 早在1925年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邀请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族代表参加,共商民族教育大计。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成为陶行知推行“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陶行知与中国伊斯兰教界真正较深入的接触,或许是在30年代初的南京。1932年,南京回族富商、慈善家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伊斯兰教老照片[J];中国宗教;2000年02期
2 陈广元;中国伊斯兰教界清除贫困的主张和行动[J];中国宗教;2000年06期
3 李兴华;论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方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冯怀信;当前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5 ;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J];中国穆斯林;2001年03期
6 刘闽,张广麟;中国伊斯兰教研究领域的又一成果——冯今源著《三元集》评介[J];回族研究;2003年03期
7 韩永静;;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认知[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我国伊斯兰教的最高学府—中国伊斯兰教}撗г篬J];中国穆斯林;1958年03期
9 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回顾[J];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04期
10 杜红;中国伊斯兰教与现代化[J];中国穆斯林;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俊;;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2 王建平;;来自英伦三岛的学术追求——记英国杜伦大学狄龙博士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情结[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3 余振贵;;《马德新思想研究》序[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4 杨怀中;;重振回商精神[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学术史梳理与前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记者 李术峰;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新华社记者 李术峰;让中国伊斯兰教事业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张雪松 本报记者 周芳;全方位展现中国伊斯兰教民族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马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亟待加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6 记者 毛立军;中国伊斯兰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马强 杨黎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 张广艳;中国伊斯兰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记者 华春雨;中国伊斯兰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N];人民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毛立军;中国伊斯兰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敬;儒家和中国伊斯兰教“忠孝观”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9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4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