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之江大学宗教教育的历史考察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之江大学宗教教育的历史考察
【摘要】: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在中国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民国时期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以往学界多侧重于从宏观的视角对于之江大学的校史予以描述,或阐述其课程设置及其特点、国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作为教会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曰其为“本质属性”的宗教教育却少有研究。本文即从校训、校徽、校歌、校风等所表达的基督教精神,宗教课程设置以及课堂外的宗教教育活动等方面对之江大学的宗教教育进行考察。作为一所基督教大学,之江大学与其他基督教大学一样,为适应中国社会环境变化、时势的变迁,经历了由“布道者”到“教育家”的角色变化。在这一角色变化过程中,之江大学的宗教教育模式也进行了策略性的调整与转变。20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基督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思想界流传着“西方没落”之说,同时伴随着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更助长国人对于“宗教问题”的怀疑态度。进入20世纪二十年代,在民族主义浪潮的袭卷之下,中国社会相继爆发了非基督教运动与收回教育主权运动。这些都成了不利于中国基督教大学宗教教育发展的因素。面对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冲击与挑战,之江大学在宗教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与调适。在宗教课程设置方面经历了由民国初期以圣经教义灌输为主的必修制到20世纪二十年代的选修制,再到抗战时期,乃至抗战胜利后被逐步调整为附系学程的转变。在课堂之外,之江大学通过养成学生基督化的日常生活规制,举办诸如宗教演讲、查经班、讨论会等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以及组织众多的宗教社团或团契来对学生进行灵性教育,抑或信仰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基督化的人格”,即之江大学校训所说“诚仁”的品格,以达致“人格救国”的崇高目标与理想。总之,“以基督教义植德行之基,以文理科学备应世之务”是之江大学办学的目标与宗旨。民国时期的之江大学在应对与调适基督化与本土化、世俗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积极探索并践行了早期以圣经为教材,以礼拜堂为实验室的“课程中心制”到以生活为教材,以现实社会为实验室的“人格中心制”的现代化的宗教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的转换,也是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处境化”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之江大学 宗教教育 宗教课程 基督教团契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8;B97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9
- 第一章 之江大学校史概述19-38
- 一、从崇信义塾到之江大学19-26
- 二、“广义的宗教教育”:校训、校徽、校歌、校风中的基督教精神26-38
- 第二章 之江大学的宗教课程设置38-55
- 一、以圣经教义灌输为主:民初之大的宗教课程设置38-44
- 二、从必修到选修: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大宗教课程设置的调整44-50
- 三、附系学程:国难时期之大宗教课程设置的再调整50-55
- 第三章 课堂外的宗教教育55-72
- 一、基督化的日常生活规制55-59
- 二、丰富多彩的课外宗教活动59-65
- 三、“群育”理念的实践:之大对乡村建设运动的参与65-72
- 第四章 之江大学的基督教团契72-84
- 一、何为团契72-75
- 二、“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之大学生基督教青年会75-79
- 三、“家庭化的热忱,基督化的精神”:之大学生基督教“小团契”79-84
- 结语84-86
- 参考文献86-92
- 附录1 之江大学大事年表92-93
- 附录2 中英文名录93-95
- 附录3 1915—1929年大中学部学生人数及基督徒数统计(以秋季学期为准)95-96
- 致谢9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飞;;对新疆穆斯林宗教教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4期
2 朱新阳;发展中的上海宗教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3 王艳;;加强宗教教育为构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J];中国天主教;2007年02期
4 周洲;;战后英国宗教教育的发展和新动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赵亚伟;贺艳军;;教育文化学视域下的西藏宗教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施节敏;;对高校宗教教育与管理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佟德富,,杨桂萍;略论宗教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世俗教育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8 吴梓明;香港学校的宗教教育[J];中国宗教;1997年03期
9 施章清;;大学生宗教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语文学刊;2012年22期
10 郑东升;;宗教教育与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德东;苏格兰中小学的宗教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4年
2 朱艳敏;发挥宗教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魏德东;墙与桥:政府与宗教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云;民国时期之江大学宗教教育的历史考察[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学军;青海省青少年宗教信仰及宗教教育情况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徐子敏;西藏寺院宗教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0年
4 孙琥瑭;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教育探论[D];华侨大学;2007年
5 孔t
本文编号:583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8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