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乐论思想疏考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乐论思想疏考
【摘要】:《太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系统的道教典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并通过论乐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展示出来。一方面,在形而上体系中它构筑了相对完整的音乐本体论框架,"太平气"成了音乐的本源。另一方面,在形而下层面它也建构了以世俗"喜乐"为旨归的价值论系统。尤为重要的是,《太平经》又借助"以类相动"的方式,将其乐论思想与文论思想相勾连,形成了以"正言正文"为主的文学文质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了其美学史和文学史意义。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太平经 乐论 文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谱系研究”(编号:14CZW00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中国古代乐统重建与文统分化的关系谱系”(编号:1254G03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辽金元音乐文学及其理论形态研究”(编号:UNPYSCT-2015055)阶段性成果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分类号】:B958
【正文快照】: 伟韩伟,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题词:太平经乐论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逦文论《太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系统的道教典籍。正史中较早涉及《太平经》的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齐琼;《太平经》之“道”及其女性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2 戴传江;试论《太平经》“三一为宗”思维模式及其意义[J];中国道教;2003年05期
3 李昭昊,何应敏;《太平经》简议——东汉的道士对宇宙解释范式的重建[J];中国道教;2005年03期
4 连登岗;释《太平经》之“贤柔、贤n、大n、大n师”[J];宗教学研究;2005年02期
5 刘晓;;《太平经》的词汇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年01期
6 毛丽娅;;《太平经》的和谐观[J];中国道教;2006年04期
7 刘祖国;;《太平经》注释商兑[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8 张鸿;;论《太平经》的民本思想[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00期
9 陈卫星;;《太平经》作者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10 朱亚楼;肖龙;;《太平经》空想观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根蟠;;《太平经》中的“三统”论和生态思想[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陈德安;;《太平经》教化观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伦信;;《太平经》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崣中PI;;炼精化气,结精成神——《太平经》及《老子想尔注》之精气观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2级博士生 孙瑞雪;《太平经》的“师道”思想[N];光明日报;2014年
2 陈静;教门内外共携手 重修《道藏》赞中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婷婷;《太平经》哲学思想探微[D];山东大学;2009年
2 孙兆杰;《太平经》医学思想整理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鸿;《太平经》政治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祖国;《太平经》词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太平经》中的同义连文[D];四川大学;2006年
2 袁苏霞;论《太平经》中的社会和谐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晓云;《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苏芍;《太平经》的宗教文艺思想和文献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梁远东;《太平经》神仙方技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乐婷;《太平经》美学思想发微[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秀娟;《太平经》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远航;论《太平经》的伦理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卢宏亮;论东汉儒道互补对《太平经》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皎;《太平经》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11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1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