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以后道教的飞行设想
发布时间:2017-08-08 08:16
本文关键词:南北朝以后道教的飞行设想
更多相关文章: 道教 飞行 飞升方式 飞行术 飞行器 飞行试验
【摘要】: 在道教看来,飞行是得道成仙的最佳证明,同时,飞行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梦想。南北朝至明清,在不断发展、变革的道教中,飞行之梦得以延续,人们继续探索各种能够飞升成仙、遨游天地的方法和工具,其中许多设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积极意义。 在南北朝至明清的道教中,人们进行的飞行设想是多种多样的。最为传统的飞升工具是那些具有特异能力的动物,道教人士认为乘坐这些动物可以飞入仙界,这些动物包括鹤、鸾凤、龙、虎、鹿甚至鱼、龟等,以及它们驾驶的特制车辆也可带人飞天。另外,服食仙药而飞升的传统得以继承,到了唐代饮酒也被认为会使人飞升,而身生羽翼自由飞行的设想,在南北朝时期仍可见于墓葬的画像砖中。 最具道教色彩的飞行设想,是道教徒在修炼过程中,以服气、用符、冥想等方式进行的飞升探索,他们绘制出多种飞行之符,研究出服日月精气之法,并创造出驭云术、御空术、乘巤法、奔日月法、飞登五星法等多种存思术。这些设想,虽然其幻想色彩浓厚,但却处处贯穿着道教自身的逻辑,即人内在潜能的激发与外在宇宙自然能量之融合,定能赋予人超常的能力,致人飞行。 史书记载曾经进行过飞行试验的人有北齐文宣帝高洋,他曾让死囚乘坐纸鸱从金凤台上飞下,其中一个叫元黄头的死囚飞行了一段距离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飞行成功的记录。明朝的万户进行了以火箭为动力的飞行器设想,并亲自进行了试验,虽未获成功,却影响深远。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设计,它们虽然没有将人类带向天空,自身却可以飞行空中,寄托着古人的梦想,承载着人们的期盼,它们是载人飞行器的雏形,也是人类进行飞行探索的折射。这些独特的设计有风筝、竹蜻蜒、孔明灯等,其设计思维对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古人的飞行梦想还体现在文学作品中,道教神仙信仰滋养下的文人,在游仙诗、神魔小说等作品中设想出精彩纷呈的飞行遨游方式,折射出人们关于飞行的共同梦想和智慧。
【关键词】:道教 飞行 飞升方式 飞行术 飞行器 飞行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58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8
- 第一章 道教飞行梦想的延续18-22
- 第一节 对美好自由境界的向往18-20
- 第二节 对古人成仙飞行的追忆20-22
- 第二章 南北朝至明清道教设想的飞升方式22-46
- 第一节 骑乘与酒药22-27
- 一 骑鸾驭鹤,乘车飞行22-25
- 二 用药用酒,不翼而飞25-27
- 第二节 身生羽翼27-30
- 第三节 用符与服气30-46
- 一 以符飞行30-36
- 二 服气、存思以飞升36-46
- 第三章 南北朝至明清道教影响下的飞行试验46-55
- 第一节 元黄头和万户飞天46-49
- 第二节 风筝与竹蜻蜒49-53
- 第三节 "鸡子飞升"和孔明灯53-55
- 第四章 道教影响下游仙诗与小说中的飞行设想55-66
- 第一节 游仙诗中的飞行想象55-60
- 一 南北朝游仙诗56-57
- 二 唐代游仙诗57-60
-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与飞行设想60-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2
- 后记72-7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菡思;汉唐小说中的飞升母题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8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3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