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道次第》序
本文关键词:《般若道次第》序
更多相关文章: 汉传佛教 大乘佛法 佛教界 空性 罗什 译经 现观庄严论 瑜伽师地论 大乘庄严经论 理论体系
【摘要】:正"道次第"是一种统合佛教各宗教义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整合佛教各派法门的修行路线。历史上,大乘佛法自印度兴盛,逐渐形成了中观、瑜伽两大支派。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译经家——鸠摩罗什和玄奘,同时也身居当时中印佛教界的顶严,各自系统翻译传布了中观、瑜伽两派的根本经典,为汉传佛教打下了深厚的大乘根基,荫泽至今。说中观、瑜伽是汉传佛教的直接源头,应不为过。不过长期以来,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双方在空性
【关键词】: 汉传佛教;大乘佛法;佛教界;空性;罗什;译经;现观庄严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理论体系;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二○一四年第十一期总第三百六十三期“道次第”是一种统合佛教各宗教义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整合佛教各派法门的修行路线。历史上,大乘佛法自印度兴盛,逐渐形成了中观、瑜伽两大支派。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译经家——鸠摩罗什和玄奘,同时也身居当时中印佛教界的顶严,各自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的决议[J];法音;2006年03期
2 曹文斌;陈升磊;;中国汉传佛教素食传统形成的原因[J];中国宗教;2010年07期
3 汪彩燕;;探究汉传佛教中的荤戒[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4 孙宁;;古史今证——读《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J];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11期
5 李尚全;;汉传佛教圈的信仰特征及其衍生规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和琴;;伪满洲国的汉传佛教基本状况研究[J];学理论;2013年06期
7 ;关于实施《汉传佛教寺庙管理试行办法》 《汉传佛教寺庙共住规约通则》的通知[J];法音;1990年03期
8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实施暂行办法[J];法音;1994年08期
9 李利安;明末清初中国汉传佛教各宗派的基本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王南颖;;常见汉传佛教词汇的法文译法[J];法语学习;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尚全;;汉传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模式[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2 赵靖;;汉传佛教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试论禅宗的农禅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焦慧欣;;川南凉山彝族地区汉传佛教调查研究[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何绵山;;道路遇人半是僧——佛教在福州[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5 胡旭;;浅议汉传佛教对中医学影响的若干问题[A];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医史文献分会、中医经典与传承研究分会(筹)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6 杨逸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临沧市沧源佤族为例[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马碧邋记者 李勇;李微微会见汉传佛教界中青年人士读书班学员[N];湖南日报;2008年
2 杨秀蓉;汉传佛教在云南的传播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4年
3 杨秀蓉;云南汉传佛教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通讯员 缪革新、何艳君 记者 李敏;普宁寺隆重举办汉传佛教“盂兰盆大法会”[N];承德日报;2006年
5 王惕;打七——汉传佛教修行常用法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记者 万君 实习生 王睿;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调研全面完成[N];陕西日报;2006年
7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8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9 文灯;汉传佛教八宗派[N];中国民族报;2002年
10 周倜;首部中国汉传佛教祖庭研究专著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亚明;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焦自伟;汉传佛教视角下的农业多功能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金菊;汉传佛教养生的历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樊丽沙;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和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梁爽;1931-1945年间中国汉传佛教界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林桂利;泰国汉传佛教[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菲;论中国汉传佛教梵呗“华严字母”的音乐特色[D];上海大学;2013年
5 张婕;云南汉传佛教罗汉造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6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4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