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黄元吉丹道思想蠡测

发布时间:2017-08-10 01:24

  本文关键词:黄元吉丹道思想蠡测


  更多相关文章: 丹道思想 全真道 性命 形神 三教合一


【摘要】:论文第一章分析了《乐育堂语录》出现的“时空因缘”,其中主要评述了作者的道学经历和该著作出现的思想背景。作者的道学经历中包括黄元吉的生平和著作介绍与分析;思想背景中包括内丹学、内丹学中派和易学的发展演变,探讨了这些思想对黄元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探讨《乐育堂语录》的“修心炼己”与“元神主事”的思想,其中研究了“修心、炼己”在筑丹基中的作用和“修心炼己”筑丹基的方法。在分析“修心炼己”在筑丹基中的作用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修心炼己”是筑基功夫不可缺少的,“修心炼己”起到了“识神退听、元神主事”的作用,“修心炼己”是消魔断障的有效方法。 在“修心炼己”筑丹基的方法中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放下万缘、积功累德和清源之学。第三章中阐释了《乐育堂语录》的“先天一气”与“顺凡逆仙”的思想。在阐释“先天一气”时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即“气”与道家思想,“先天一气”是结胎成仙的根据,“后天一气”是人身健爽的关键,先天与后天“一气”之关系。在论述“顺凡逆仙”时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即“顺凡逆仙”思想的由来,精、气、神的先天与后天思想,“后天返先天”思想。第四章论述了《乐育堂语录》中的“阳生之道”与“活子时”思想,其中探讨了“阳生之道”的由来与内涵;然后分析了《乐育堂语录》中的“阳生之道”思想,包括“阳生之道”与“活子时”、“一念”、“了照心”、“真意”、“无时无处非化机”、道德等的关系问题。第五章中研究了《乐育堂语录》中的“重性立命”和“虚实动静”思想。在“重性立命”的探讨中分为三个方面,即内丹学的性命问题、内丹学对于性命先后的探讨、《乐育堂语录》中的“重性立命”思想;在“虚实动静”的论述中分为两个方面,即“虚实动静”的思想溯源、《乐育堂语录》中的“虚实动静”思想。第六章中阐发了《乐育堂语录》的内丹思想特色,即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精神,包括借鉴老学、庄学、易学、佛学、儒学等内容:“玄关一窍”的思想,包括“玄关一窍”的由来、《乐育堂语录》中的“玄关一窍”内涵;“修心炼己”的含义,包括看破红尘、放下凡俗和自在逍遥等:“契理契机”的宣教方式,黄元吉是借助师徒问答的形式解释内丹学的内涵,所以针对性强而具有“契理契机”的思想特色。
【关键词】:丹道思想 全真道 性命 形神 三教合一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5
  • 绪论15-26
  • 一、选题意义15-17
  • 二、研究现状17-23
  • 三、研究内容23-24
  • 四、理论创新24-25
  • 五、研究方法25-26
  • 第一章 《乐育堂语录》出现的“时空因缘”26-65
  • 第一节 黄元吉的道学经历26-35
  • 第二节 《乐育堂语录》出现的思想背景35-65
  • 一、内丹学的发展35-52
  • 二、内丹学中派理论的发展52-60
  • 三、易学的发展60-65
  • 第二章 “修心炼己”与“元神主事”65-76
  • 第一节 “修心炼己”在筑丹基中的作用65-71
  • 一、“修心炼己”是筑基功夫不可缺少的66-68
  • 二、“修心炼己”起到了“识神退听,元神主事”的作用68-70
  • 三、“修心炼己”是消魔断障的有效方法70-71
  • 第二节 “修心炼己”筑丹基方法71-76
  • 一、放下万缘71-73
  • 二、积功累德73-74
  • 三、清源之学74-76
  • 第三章 “先天一气”与“顺凡逆仙”76-96
  • 第一节 “先天一气”与“后天一气”76-85
  • 一、“气”与道家思想77-78
  • 二、“先天一气”是结胎成仙的根据78-82
  • 三、“后天一气”是人身健爽的关键82-84
  • 四、“先天一气”与“后天一气”之关系84-85
  • 第二节 “顺凡逆仙”85-96
  • 一、“顺凡逆仙”思想的由来85-87
  • 二、精、气、神的先天和后天思想87-93
  • 三、“后天返先天”思想93-96
  • 第四章 “阳生之道”与“活子时”96-107
  • 第一节 “阳生之道”的由来与内涵96-100
  • 一、“阳生之道”的由来96-97
  • 二、“阳生之道”的内涵97-99
  • 三、“阳生之道”与“一阳生”、“活子时”99-100
  • 第二节 《乐育堂语录》的“阳生之道”100-107
  • 一、“阳生之道”与“活子时”100-101
  • 二、“阳生之道”与“一念”101-102
  • 三、“阳生之道”与“了照心”、“真意”102-103
  • 四、“阳生之道”与“无时无处非化机”103-105
  • 五、“阳生之道”与道德105-107
  • 第五章 “重性立命”与“虚实动静”107-126
  • 第一节 “重性立命”107-117
  • 一、内丹学中的性命问题108-109
  • 二、内丹学对于性命先后的探讨109-110
  • 三、《乐育堂语录》中的“重性立命”思想110-117
  • 第二节 “虚实动静”117-126
  • 一、“虚实动静”思想溯源117-118
  • 二、《乐育堂语录》中的“虚实动静”思想118-126
  • 第六章 《乐育堂语录》内丹学思想特色126-144
  • 第一节 “三教合一126-136
  • 一、借鉴老学127-128
  • 二、借鉴庄学128-129
  • 三、借鉴易学129-131
  • 四、借鉴佛学131-133
  • 五、借鉴儒学133-136
  • 第二节 “玄关一窍”136-139
  • 一、“玄关一窍”的由来136-137
  • 二、《乐育堂语录》中的“玄关一窍”理论137-139
  • 第三节 “修心炼己”139-142
  • 一、看破红尘139-140
  • 二、放下凡俗140-142
  • 三、自在逍遥142
  • 第四节 “契理契机”142-144
  • 参考文献144-147
  • 致谢147-1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大群;磨炼意志 炼己筑基——《内丹研修精义》系列讲座第六讲[J];中华养生保健;2004年17期

2 朱展炎;;论道门人士的自我觉醒[J];宗教学研究;2012年04期

3 张涛;;略论明清以来内丹清修派的“炼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0期

4 吴明;;《愚鼓词》注释(三)[J];船山学报;1987年01期

5 卢理湘;;吕祖《百字碑》新注[J];武当;2008年08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兵;毕俊强;;试析炼己筑基不同侧面的特征和界定[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文佐;黄元吉丹道思想蠡测[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48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48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