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民国时期的教制改革思想与政教关系的法律构建——以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7 18:32

  本文关键词:论民国时期的教制改革思想与政教关系的法律构建——以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教制改革 寺院规条 宗教政策 政教关系


【摘要】: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通过僧数、宗依、整理制度和筹备进行等4个方面表现出来。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是要把佛教引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虽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依然对民国时期政教关系的法律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均颁布了一系列寺院规条,对寺庙财产、僧人登记等作出规定,形成了以政教分离为基础的关于政教关系的法律体系。
【作者单位】: 中国宗教学会;
【关键词】民国时期 教制改革 寺院规条 宗教政策 政教关系
【分类号】:B929
【正文快照】: 1913年,太虚于上海静安寺八指头陀追悼会上“演说三种革命”: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其中的教理革命,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相较而言,其教制与教产革命的思想学界注意较少;同时,从《整理僧伽制度论》等文本看,其教产革命思想乃包含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践;;中国传统社会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J];中国宗教;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修平;;《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J];河北学刊;2011年06期

2 李明;;太虚大师与佛教慈善[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曹敏华;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日救国斗争论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赵庭权;郭硕;;太虚法师人生佛教理念与居士佛教的关系探究[J];华中人文论丛;2012年01期

5 胡晓;杨文会与中国近代佛学复兴[J];江淮论坛;2005年03期

6 赵彦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佛教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之运用[J];吉林教育;2009年34期

7 尹晓彬;;唐大圆生卒年辨证[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胡淳艳;;心路历程——论《西游记》三部续书的传播[J];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02期

9 武延康;由佚文谈章太炎与近现代佛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欧阳楠;张伟然;;清末至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庙产兴学的时空分析[J];历史地理;201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道炫;;太虚佛教改革思想初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金龙;;论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界的抗日活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3 游友基;;圆瑛法师与太虚法师关系辨[A];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C];2011年

4 谢重光;陈文庆;;圆瑛大师的僧教育实践和思想[A];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3 刘扬;近代辽宁地域社会视野下的寺庙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贲利;现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徐东来;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萌;融摄与对话:现当代佛教与科学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春香;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高峰;紫柏大师与万历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何王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福明;虚云大师禅学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慕飞;从匛益智旭《论语点睛》看其儒佛融通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银玲;葛兰言《中国人的宗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周接兵;救心与救世:章太炎应用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程超;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伦理审视[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6 何洁;汉藏教理院(1932-1950)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茂江;西陲文化院(1937—1945)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樊旭琴;生活禅理念及其当代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李芹;大慧宗杲生平思想新探[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金德;太虚批判基督宗教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东明;印度古代政教关系的特征[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2期

2 张践;;论世界几种主要政教关系类型[J];中国宗教;2006年12期

3 陈凤林;;从政教关系的演进历史看我国宗教发展[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践;;中国传统社会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J];中国宗教;2011年03期

5 张宇驰;;神圣权力与世俗权力——从历史的角度看政教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2年14期

6 王秀哲;;政教关系的全球考察[J];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4期

7 孙悟湖;;解析中国古代政教关系的密码 评《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J];中国宗教;2013年04期

8 赵志;;从中西政教形态之异同看我国的政教关系(一)——兼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J];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04期

9 赵志;;从中西政教形态之异同看我国的政教关系(二)——兼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J];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05期

10 王忠欣;从誓词风波看美国的政教关系[J];中国宗教;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卓新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教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2 刘振;;礼制与中国政教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3 王作安;;论宗教关系[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作安;;论宗教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5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6 ;“宗教与政治”学术研讨会综述[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牟钟鉴;以教助政:重新发现中国古代政教关系[N];光明日报;2013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曹兴;站在政教关系研究的最前沿[N];光明日报;2013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李向平;中国宗教与中国宗教学的“人类学共识”[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创建中国特色政教关系理论体系[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魏德东;澳门政教关系的变迁[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张志鹏;埃及总统大选有助构建新型政教关系[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王作安;共同谱写宗教和谐新篇章[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 金泽;广开资源 推进宗教与法治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魏德东;初识英伦宗教[N];中国民族报;2013年

10 国家宗教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宗教和谐:宗教工作的新境界[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雪蓉;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政教关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王巍巍;俄罗斯的政教关系[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婧;变与不变中的平衡-1945年后波兰政教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马哲;伊朗恺加王朝政教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董慧鹏;日本政教关系论[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陈凤娟;政治社会发展中的宗教因素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7 杨杰;君士坦丁基督教政策与政教关系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0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90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