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宗教批判 信仰危机 宗教工作 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起源于对宗教和政治的批判,而其对宗教的批判理论在整个批判过程,以及哲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影响是令人瞩目的。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进行理论溯源,结合其核心内容与当代中国宗教、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研究其不可被忽视的当代价值。第一部分,即绪论,将对马克思宗教理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综合阐述,为正文论证提供明晰的思路和推进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进行理论溯源。通过梳理马克思关于宗教的理解的不断深化,理清其宗教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结合历史现实,以期准确地从基础上把握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实质。马克思从对宗教的初识到理解,再到批判,都汲取了西方哲学的相关思想观点,针对不同哲学家对宗教的理论,包括对上帝的存在的证明,到批判神学的虚伪性,批判宗教等观点。因此,马克思对宗教持有的观点之变化,与西方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浪漫主义运动时期,从各思想家对于宗教的浅层批判,到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的稍作深刻的批判理论,都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性,研究这些理论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更清晰地展开下一步的研究。第三部分,主要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研究马克思从对“神”的批判,到对宗教欺骗性、虚伪性的揭示这一核心内容之一,将宗教关于“人”的解释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中关于“人”的解释进行分析比较,从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入手研究宗教中“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传统宗教思想以有关人的问题作为主要思想进行传播,而马克思对“神”的存在进行深刻的批判,并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人”进行重新的定义,使关于“人”的理解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对原有的宗教批判理论实现了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马克思提出的“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理解,从而分析其宗教批判理论如何消除宗教对人类思想、实践等各方面的奴役,以劳动取而代之,即以劳动解放置换宗教救赎。第四部分,主要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对消除信仰危机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宗教工作的指导作用和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 宗教批判 信仰危机 宗教工作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一、绪论9-16
- (一)研究意义9-10
- 1、理论意义9-10
- 2、实践意义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国外研究现状12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4
- 1、研究目标12-13
- 2、研究内容13
-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14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基础工作14-15
- 1、研究方法14
- 2、研究工作基础14-15
- (五)创新与不足15-16
- 二、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理论溯源16-28
- (一)宗教批判运动的启示17-22
-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人文主义17-19
- 2、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19-21
- 3、浪漫主义运动时期的宗教批判21-22
- (二)对上帝存在论的批判22-24
- 1、上帝存在的论证22-23
- 2、对上帝存在论的批判23-24
- (三)黑格尔宗教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及费尔巴哈的理论影响24-28
- 1、黑格尔的宗教批判24-26
- 2、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理论26-28
- 三、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28-40
- (一)马克思对“神”的批判28-31
- 1、马克思对“神”的揭示28-29
- 2、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29-31
- (二)马克思对宗教关于“人”的理解的批判31-34
- 1、宗教关于“人”的理解31-32
- 2、马克思理解“人”并批判宗教的“人”32-34
- (三)马克思对原有宗教批判理论的超越34-36
- 1、原有宗教批判理论的局限性34-35
- 2、马克思对原有宗教批判理论局限性的超越35-36
- (四)以劳动解放置换宗教救赎36-40
- 1、“为人类福利”而劳动36-38
- 2、以实践实现真正的解放38-40
- 四、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40-53
- (一)对消除信仰危机的重要意义40-45
- 1、信仰危机的概念及表现40-41
- 2、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神化的批驳41-44
- 3、借助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消除信仰危机44-45
- (二)对当代中国宗教工作的指导作用45-49
- 1、当代中国宗教特点45-46
- 2、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对中国宗教工作的指导作用46-49
- (三)对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49-53
- 1、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49-50
- 2、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对先进文化建设的促进50-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60
- 附件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伟;;论康德与托马斯·阿奎那对存在论证明的批判[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郑如霖;论欧洲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批判黑格尔宣扬日耳曼民族优越的谬论[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3 钟晓宏;;马克思宗教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性质思考[J];学理论;2011年09期
4 王志军,刘玉东;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理论探讨;2004年06期
5 刘啸霆;;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卡尔·马克思的宗教理论及其形成基础[J];理论探讨;2008年04期
6 陈纪鸾;郑鹏程;黄汉江;;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思考[J];民族论坛;1989年02期
7 张守奎;马金杰;;从上帝救赎到自我解放——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内在理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4期
8 商逾;;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双重尺度[J];理论学刊;2012年09期
9 熊锡元;宗教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新探[J];思想战线;1987年02期
10 邹诗鹏;;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现代视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秦秋;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1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9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