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与儒佛道
发布时间:2017-08-18 06:05
本文关键词:明太祖与儒佛道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儒佛道是中国三大教。三教的相争与融合是中国文化史中重要的一章,其中帝王与宗教的关系尤其值得关注。明太祖朱元璋凭借宗教起义并最终夺取政权,建国后,明太祖采取的一系列宗教政策,为巩固明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明朝的宗教政策基本定型于明太祖时期,并大多为清代所沿用,体现了明太祖宗教政策的历史价值。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统治,明太祖采取“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统治思想,他特别崇奉儒教,大力推行仁义忠信等儒教信仰。对于佛道,明太祖认为它们可“阴翊王度、暗助王纲”,对辅助社会教化有独特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等领域,明太祖实行既限制又利用的宗教政策,建立了全面有效的宗教管理体制,影响深远。他还通过“拔儒僧入仕”来扩大统治基础,对寺院给予经济扶持,并以宗教为纽带来巩固对蒙藏的统治,利用宗教扩大对外影响、安抚邻国,强调宗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教化,起到显著效果。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史实为基础,从宗教和政治的视角分析元末明初社会,力图较为真实地还原明太祖的本来面目。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虽曰宗教史,未尝不可作政治史读也”,通过研究宗教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及人本身。在中国思想史中,三教合一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对宗教的研究,既要注意纵向的比较,又不能忽视横向的一面。本文没有把眼光局限于某种宗教,而是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把明太祖时期三教放在一起加以考察,对明太祖三教思想及其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探讨。总之,明太祖采取的宗教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宗教无小事”。我们要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和谐社会。
【关键词】:明太祖 儒教 佛教 道教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2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言8-12
- 第一章 明太祖与儒教12-23
- 第一节 崇儒兴学12-17
- 一、治国以得贤为先12-13
- 二、尊孔崇儒13-16
- 三、明教化,辩贵贱16-17
- 第二节 仁孝之政17-23
- 一、仁义之政17-18
- 二、忠孝之政18-21
- 三、明太祖儒教政策的特点21-23
- 第二章 明太祖与佛教23-34
- 第一节 明太祖对佛教的认识23-28
- 一、佛教“非帝者证果之场”23-25
- 二、佛教可“阴翊王度”、“暗助王纲”25-26
- 三、“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26-28
- 第二节 明太祖之佛教政策28-34
- 一、保护与扶持28-29
- 二、限制与控制29-31
- 三、羁縻外邦31-32
- 四、明太祖佛教政策的特点32-34
- 第三章 明太祖与道教34-42
- 第一节 明太祖对道教的认识34-38
- 一、早期所受道教影响34-36
- 二、对道教神仙方术及灾祥的认识36-38
- 第二节 明太祖之道教政策38-42
- 一、保护与扶持38-40
- 二、限制与控制40-41
- 三、明太祖道教政策的特点41-42
- 结语42-45
- 主要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毅,李为香;明代道教的现世伦理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朱鸿林;国家与礼仪:元明二代祀孔典礼的仪节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692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9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