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与晚唐咏物诗创作
本文关键词:禅宗思想与晚唐咏物诗创作
更多相关文章: 禅宗空观 清寂心性 淡泊诗境 “即相即真” 咏物思维
【摘要】:禅宗思想大兴于晚唐,在般若空观和"自性清净"的佛性观基础上,其直观内证的理路对咏物题材的诗歌创作多有启迪。其中,"于相而离相"的禅宗空观为晚唐咏物诗注入了一种不执于物、空幻淡泊的禅思境界;沩仰宗"情不附物"的禅学思维启发晚唐诗人在咏物诗创作中追求一种纤尘不染、澄澈无碍的诗意氛围,而曹洞宗"即相即真"的观照方式,与借物喻理的咏物思维甚为契合,在禅理类咏物诗的创作中多有体现。禅宗各流派的禅学见解对于晚唐诗人解脱烦恼、回归清寂本心、转换咏物思维、升华诗歌境界都有重要的助益之功。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禅宗空观 清寂心性 淡泊诗境 “即相即真” 咏物思维
【分类号】:B946.5;I207.22
【正文快照】: 1诗禅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孙昌武《禅思与诗情》、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张伯伟《禅与诗学》、胡遂《佛教与晚唐诗》《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等,但涉及佛禅关系与咏物题材的内容极少,仅见张宏生《佛禅思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祥茂咏物小诗10首[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06期
2 王月梅;咏物感怀[J];思维与智慧;2003年12期
3 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谭加琳;咏物感怀[J];思维与智慧;2004年05期
5 张大勇 ,张跃红 ,彭岩 ,彭乡荣;咏物篇[J];建筑工人;2005年06期
6 谭加琳;咏物小诗[J];思维与智慧;2005年11期
7 周宗佑;咏物[J];思维与智慧;2005年03期
8 闫品芹;;咏物短歌[J];思维与智慧;2006年12期
9 杨彦冰;;试论咏物诗的艺术表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彭小庐;;中唐后期咏物诗的咏物意识及其态势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永品;;辛弃疾的咏物寓言词[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2 耿文福;;是散文还是散文诗——兼看《绝版的周庄》人文精神的悄然渗透[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春卉;;诗歌的比兴寄托、语言的潜显理论及其他——从杜甫的咏物诗谈起[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楚栋;咏物诗如何提炼主题[N];咸宁日报;2005年
2 何镇邦;诗情与哲理相交融[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李中锋;情到深处皆为诗[N];张掖日报;2006年
4 顾小英;兰草情愫 伟人风范[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志鹏;宋前咏物诗发展史[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志强;六朝咏物诗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翁艾;罗隐咏物诗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曹姗姗;盛唐三大家咏物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金英;论汉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湖南大学;2010年
5 金岚;北宋初期咏物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春青;唐宋咏物诗歌人文意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瑞利;南朝咏物诗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周淑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国蓉;晚唐咏物诗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小庐;中唐后期咏物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65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6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