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在母信仰中体现的人生观
发布时间:2017-09-03 20:48
本文关键词:红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在母信仰中体现的人生观
【摘要】:由于在地理,人口,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独特特征,越南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除了外来移入的现代宗教方式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之外,还有在越南本土形成的宗教,比如:高台(Cao Dai),和好(HoaHao)。如今,在越南的一些民族地区依然存在原始信仰或京族的民间信仰,像:先祖崇拜,城隍崇拜和母亲崇拜,其中母亲崇拜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 “母”信仰,即尊敬母亲和女性,它认为母亲是缔造者,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国家。“母”信仰表达的是“饮水思源”的美德,可以增强社会稳定性的认识以及感谢女性在过去和现在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然而,信仰本身含有潜在的因素。它能导致迷信和旧风俗,进而危害人的幸福,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阻碍旨在造福我们党和民众先进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全面地了解信仰,“母”信仰,特别是关于社会现状的“人类生活”方面。 “母”信仰源于越南社会地域文化,地域经济和地域政治特征,其根基是稻田水农业,因此,“母”信仰具有内生源。然而,,“母”信仰在发展过程中亦接收了大量外源文化价值和信仰,如:道教,佛教,孔教等,由此形成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所以,“母亲神”和“母亲宗教”的诞生中包含现代宗教的组成因素,但“信仰”因素依然具有突出地位。 与鉴定宗教标准相比,母亲崇拜并不是宗教而是信仰。尽管母亲崇拜只是信仰,但是它的确表达了越南人民的生命哲学。那是一种更加紧密接近自然的抱负,爱国主义美德的吸收,客服困难和偏见的梦想,以此获得更高更好的价值,尽管在社会中这些显得很过时。 总之,撇开所有的迷信,旧风俗以及发生在一些地方的“商品化崇拜”,我们必须承认“母信仰是越南人民崇高的、美丽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提炼的精华,社会权利的标志以及越南民族在其文化传统的创造和无尽的发展。母亲已经成为建设和保卫国家意愿的象征,以及越南人民爱国主义的象征1”。
【关键词】:越南 “母”信仰 红河三角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1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8-9
- 1.2 研究现状9-10
- 1.3 课题研究的论点10-11
- 2 越南红河三角洲的“母”信仰11-18
- 2.1 信仰的概念11-13
- 2.2 “母”信仰的概念13-18
- 3 越南红河三角洲“母”信仰的形成及存在基础18-26
- 3.1 经济-社会基础和越南红河三角洲“母”信仰的形成及存在18-20
- 3.2 内源性信仰和外生宗教影响到越南红河三角洲“母”信仰的形成及存在20-26
- 4 红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在母信仰中体现的人生观26-38
- 4.1 红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在母信仰中体现人和生命的观念26-29
- 4.2 红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在母信仰中的一些人生角度29-36
- 4.3 红河流域母信仰的供奉所出现的限制现象36-38
- 结语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俊;观音与妈祖——浙闽台海洋宗教信仰之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蔡少卿;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光荣;中越两国民族文化交融历史思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吴德盛,申红娥;越南民间信仰中的生殖崇拜[J];民族艺术;1997年04期
5 许永璋;论道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J];史学月刊;2002年07期
6 关溪莹;;从女神崇拜到观音信仰——广州世居满族文化重建过程中的信仰变迁[J];宗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KIEU THI VAN ANH(乔氏云英);越南北方佛教女性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7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8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