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太虚大师僧制建设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4 04:34

  本文关键词:试论太虚大师僧制建设及其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太虚大师 僧制建设 当代佛教


【摘要】:太虚大师是近代佛门泰斗,不仅是佛教思想家更是一位佛教改革家。在他倡导的佛教改革运动中,僧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他为此做出的贡献在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太虚大师“僧制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提炼出对当今佛教发展、僧团制度建设有益的理论思考。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太虚大师所处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客观原因和佛教自身因素入手,说明太虚大师提出僧制建设的客观必然性;第二章以太虚大师的《整理僧伽制度论》、《僧制今论》、《建僧大纲》等著作为依托,分析其思想发展脉络;在第三章里结合太虚大师当时进行的相关实践,归纳其僧制建设的特点,并做出评价;第四章主要阐述其僧制建设对当今僧团建设的影响和启示,内容包括当代僧团制度建设的前提、创设和需要发挥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太虚大师 僧制建设 当代佛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49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9
  • 导论9-13
  • 第一章 太虚大师僧制建设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13-18
  • 第一节 社会客观原因13-15
  • 第二节 佛教自身原因15-18
  • 第二章 太虚大师僧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18-26
  • 第一节 僧制建设的理论建构18-22
  • 第二节 僧制建设的实践22-26
  • 第三章 太虚大师僧制建设的评价26-33
  • 第一节 太虚大师僧制改革的特点26-29
  • 第二节 太虚大师僧制改革结果的评价29-33
  • 第四章 对当今僧团建设的影响和启示33-40
  • 第一节 当代僧团制度建设前提33-35
  • 第二节 当代僧团制度创设35-38
  • 第三节 发挥佛教僧团的社会功能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泉;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J];佛教文化;1998年01期

2 华方田;变革中的近现代中国佛教[J];佛教文化;2004年05期

3 洪修平;太虚与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及人间佛教的提倡[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4 张建文;;宗教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与目的性使用问题[J];法学;2012年06期

5 李虎群;太虚大师的僧教育思想[J];法音;2005年07期

6 李虎群;;太虚大师的僧寺经济建设思想[J];法音;2006年01期

7 邓子美;近代僧制改革模式与现代丛林建设[J];法音;1995年10期

8 如吉;太虚大师的建僧思想[J];法音;1996年09期

9 默雷;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J];法音;1997年01期

10 李向平;佛教大师与新世纪中国佛教——读邓子美、陈卫华著《麾下一代新僧——太虚大师》[J];佛教文化;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金玉;[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温金玉;[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释明生;佛教丛林与现代管理[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叶莲;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曾友和;当代中国佛教寺院财产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董艳;《百丈清规》创制背景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明;民国时期僧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家欢;百丈怀海禅师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尹松青;论太虚佛教改革[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9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89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