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
发布时间:2017-09-04 23:16
本文关键词: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
更多相关文章: 福音派 美国对非政策 乌干达 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
【摘要】:作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纪杀手”,在短短的三十年间,艾滋病便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医学领域,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紧急问题,其威胁堪比恐怖主义甚至核威胁。9·11事件之后,美国更是将艾滋病从国际安全问题转列为国家安全问题。为了阻止艾滋病在全球的进一步扩张,2003年布什总统签署了“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简称PEPFAR计划),承诺在5年内向非洲15个国家捐助150亿美元用于抗击艾滋病的各种项目。而这一计划成功出台的背后是美国宗教保守派、自由派、天主教派以及其他教派的首次大联合。在过去的20年间,福音派的政治触角更从国内政治延伸至美国外交政策,其已然成为研究美国政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 然而,一向是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抗击艾滋病最有成效的国家——乌干达,却自从2004年接受PEPFAR计划援助以来,其艾滋病流行率近十年来首次回升,这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以信仰为基础的援助计划以及受宗教团体影响的美国对非政策。 本文主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美国基督教福音派分子的关注焦点为何以及如何从保守派议题转向自由派议题?在艾滋病问题上,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政府有何共同的利益?第二,基督教福音派的介入如何帮助这一计划的出台,以及通过传教士模式与乌干达模式的矛盾分析,探索福音派如何对计划的实施造成负面影响?第三,该计划对美国对非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文章将从美国福音派的角度,研究PEPFAR计划从提出到实施过程中的宗教影响因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福音派与美国政治的互动联系,并挖掘宗教作为文化软实力对美国在非利益的实现有何作用。 本文的结论是:福音派以传教和政治参与为目的,介入PEPFAR计划的出台与实施,并在此过程中由于自身局限性导致计划失败,但却也对美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由此我们可得的外交经验是,应寻求外交政策的全面性、巧妙利用民间力量和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需把握对外援助政策实施的主动权。
【关键词】:福音派 美国对非政策 乌干达 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11;D87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部分:引言7-14
- 一、问题的由来7-8
- 二、研究意义8
- 三、文献综述8-14
- 第二部分:宗教与美国外交政策14-22
- 一、相关理论背景14-15
- 二、宗教与美国外交政策15-16
- 三、美国对非洲政策背景概述16-22
- 第三部分:福音派与PEPFAR计划22-31
- 一、福音派及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22-23
- 二、福音派对艾滋病议题的关注23-25
- 三、PEPFAR计划的提出25-31
- 第四部分:法案的实施——以乌干达为案例31-40
- 一、PEPFAR计划在乌干达的实施31-32
- 二、艾滋病防治的乌干达模式32-33
- 三、传教士模式的冲击33-40
- 第五部分:PEPFAR计划与美国对非政策40-47
- 一、PEPFAR计划与美国公共外交40-41
- 二、PEPFAR计划与美国在非软实力建设41-43
- 三、PEPFAR计划对美国对非政策的影响43-47
- 结论47-49
- 注释49-57
- 参考文献57-65
- 后记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宁;;著述巡礼[J];美国研究;2006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习五一;新世纪呼唤新的启蒙运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江阳;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美林;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总统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4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9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