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苯两教仓(rtsang)文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9:26

  本文关键词:佛苯两教仓(rtsang)文化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朵玛文化 起源 意义


【摘要】:从属于朵玛文化的仓(rtsang)文化是形成雍忠苯教和佛教的一大体系,也是佛苯两大教见、行合为一体的宗教仪轨。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雪域高原的藏民族,也对藏族人的社会生活有着诸多的功能。故其文化是藏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本文以佛苯两教中的仓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较详细地比较了佛苯两教朵玛文化及仓文化的起源、类别、意义、功能及特征等方方面面。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比较和研究佛苯两教朵玛文化的起源与意义等方面。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以苯教的观点为基础,阐述了苯教朵玛文化的起源、类别、意义、功能及朵玛的供奉方式和供奉时间;第二小节阐述了佛教朵玛文化的起源、类别、意义、功能和朵玛的供奉方式及供奉时间;第三小节通过分析佛苯两教众多学者对朵玛文化所持的不同观点,比较和论述了两大教朵玛文化的起源和类别、功能等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朵玛文化的起源和功能等进行了论述和总结。第二大部分作为本文的难点和要点,重点比较和分析、论述了两大教仓文化的起源、意义、功能及仓文化的总体特征。这部分具体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和二节同上个部分的第一二小结一样,依次详细的阐述了佛苯两教仓文化的起源、意义、功能及总的特征。第三小节,笔者运用和采用了佛苯两教诸多学者的观点和文献资料,以佛苯两教的历史形成为比较和论述的基础,结合自己的观点,对仓文化的起源和意义、功能做出了结论。也从仓的形状、颜色及仓的数量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了仓的总特征。第三部分总结论述了佛苯两教中仓文化和藏族社会的关系。以分为三节探讨了仓文化对藏族社会生活的宗教影响和仓文化本身的价值及仓文化在藏区的现状。笔者认为,藏族作为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不论是出家入寺的僧人,还是生活在城乡的俗人,其社会成员的一切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总是和一定的宗教仪式发生关联,形成了与宗教文化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而佛苯两教的仓文化也就随之成为了藏族社会中一个独特而常见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朵玛文化 起源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48;B98
【目录】:
  • 摘要3-5
  • 内容摘要5-6
  • 目录6-8
  • 正文8-78
  • 参考文献78-82
  • 附件82-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江;;“全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学术讨论会在沪召开[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张进峰;文化一元论与文化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周安伯;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之我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郭英剑;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求实 创新 建基地 比较 研究 争一流 ——延边大学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简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徐新建;;差异的“东方”与“内部”的关联——东方文化比较研究[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年01期

7 王玉霞;;中西方礼仪文化比较研究——以宴饮礼仪为例[J];兰台世界;2010年09期

8 王爽;;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以中西方姓名密码的烙印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0年09期

9 时亮;;“熟人社会”还是“熟人逻辑”——略论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个误区[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10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四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蓝劲松;;自我的文化比较研究——兼谈自我的“研究纲领”[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树人;;有关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以鲁迅、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冯友兰为例[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虞珊珊 实习生/高岩;《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出版[N];广西日报;2004年

2 肖离;中国哲学应有自己的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晶淑;关于中日韩三国的七夕文化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贺文娟;《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四章第一节)翻译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汀;《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四章第二节)翻译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小龙仙(PHOPA CHULALAK);汉秦相同谜底的动物谜语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5 谢德辉;中泰皮影戏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薛一梅;中日樱花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万措卓玛;佛苯两教仓(rtsang)文化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8 赵艳;中俄沐浴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周晓江;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D];江南大学;2004年

10 邓凌志;中日两国企业文化比较研究——兼论中日企业合作中的文化摩擦[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80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80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