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9 15:30

  本文关键词: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巴哈伊教 科学发展观 周期演进 人类一体 智慧双翼


【摘要】:本文从宗教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巴哈伊教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分析,藉由此总结一些值得中国宗教借鉴的关于宗教自身有机成长的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把精神理想转化到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也为我们国家的宗教政策及社会发展提供一点思考和启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论文第一章首先从新兴宗教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巴哈伊教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巴哈伊教的三个发展独特点:一是创教之初即确立了两位先知。两位先知都著述颇丰,并有亲笔著作留存于世;内容上以“上帝独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为核心,阐释了一种新的人类理想和世界秩序,构成了巴哈伊信仰的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全球教务管理体系。该体系保障了巴哈伊律法的与时俱进和巴哈伊社团的有机成长。第三是平等团结。巴哈伊教不仅在发展过程保持了多样性的统一,避免了分裂和派系;其在全球的所有社会行动也以人类的共同繁荣为目标。本章第三节分析指出了巴哈伊教不同于其他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的根本之处在于其科学发展观。即巴哈伊教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法都遵循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在“通过物质生活表达和实现精神文明”这个发展的有机进程里,巴哈伊教以人为本,以“人类一体”为核心指导理念,运用科学和宗教相结合的发展方法,不仅注重个人和机构的能力培养,更是倡导团结协作,致力于共同构建一个统一的世界运行体制,以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巴哈伊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其中第二章深入解读了巴哈伊教对人类社会和宗教的有机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所做的独特阐释,即周期性演进理论。巴哈伊教用“宇宙周期”原则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整体的成熟与个体成员的成长经历类似,历经婴儿期、少年期和青春期,而今进入了集体成年期。同理,巴哈伊教认为宗教的发展也必然遵循宇宙法则的进化秩序之要求,有各自的“天启周期”。各个宗教所崇拜的亚伯拉罕、克利须那、摩西、佛陀、耶稣和穆罕默德等包括巴哈欧拉在内,都来自同一神圣的根源,是上帝在不同时代、人类演进的不同阶段派来的的先知,传导上帝对人类的慈爱和光辉,指引人类的前进方向。本章第二节分析了巴哈伊教周期性演进理论的现实意义。鉴往知来,指出巴哈伊教的这种对于发展的定义以及发展规律和方向的阐释值得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化掉“小我”的边界,重新构建并定位人生的坐标体系,藉此动力发掘出更多的潜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更多的奉献!第三章内容深入挖掘总结了巴哈伊教发展观的核心理论——“人类一体’思想的内涵。其一存异求同、平等团结;其二“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重新思考社会架构;其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分析了巴哈伊教所倡导的“人类一体”观念不仅仅是重塑新的个人意识从而产生群体知觉,还倡导全世界范围的教育、农业、工业、经济、法律和政治等社会体制以及道德的改良和重塑,创建正义王国、构建全球新文明。本章第二节结合中医理论分析了“人类一体”理念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第三节比较分析了“人类一体”和中国领导者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之共通与契合处。论文第四章探析了巴哈伊教的“智慧双翼”论——科学与宗教相结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巴哈伊教倡导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统一不只是体现在教义中,还表现在其社会实践紧密围绕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主题,重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与灵性原则相结合,通过发展的话语构建和可持续社区建设行动,全面参与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农业、环境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可持续建设。文中总结了巴哈伊教发展话语构建的三个实践途径:世界正义院的审议和立法、巴哈伊国际社团对世界和平发展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持久开放的科学、宗教与发展研讨交流平台。深入分析了巴哈伊教可持续社区建设行动的模式和主要特色:第一,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第二,因小而美,积少成多;第三,授人予渔——重视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第四,独特的决策管理机制——磋商原则。本章在最后一节探讨了巴哈伊教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社区的三点启示,即个人层面的可持续教育、机构层面的可持续能力培养、社区层面的“内生式”可持续项目发展。本文第五章探讨了巴哈伊教对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第一节内容分析总结了巴哈伊教值得中国宗教思考借鉴的四点内容:一是团结合作、共谋善举;二是慈善活动与传教分离——为全人类服务;三是开发以能力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慈善项目;四是建立各宗教全国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第二节探讨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指出随着中国社会宗教团体的发展和全球化新形势的到来,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宗教慈善项目持续不断地走进民间,我们的政府机构有必要反思总结,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调整完善并制定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宗教团体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快相关的立法进度,保护宗教社会团体的健康有机成长并培养其自治能力,整合资源,鼓励引导宗教充分发挥出其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此外,笔者认为还需要加强跨宗教社会团体之间的深入对话与交流。有必要构建一个跨宗教团体联盟,对宗教以及社会发展领域的若干问题共商决策、共谋善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传播真正的大爱于人间!
【关键词】:巴哈伊教 科学发展观 周期演进 人类一体 智慧双翼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8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8
  • 绪论18-27
  • 一、选题意义18-20
  • 二、研究动态20-23
  • 三、研究方法23
  • 四、内容与创新23-27
  • 第一章 新兴之星——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究27-41
  • 第一节 新兴宗教的出现和特点27-29
  •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起源和发展现状29-34
  • 第三节 巴哈伊教的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观浅析34-41
  • 一、巴哈伊教的独特点34-36
  • 二、浅析巴哈伊教的发展观36-41
  • 第二章 周期演进——巴哈伊教的有机发展进程理论解读41-49
  • 第一节 巴哈伊教的周期性演进理论41-46
  • 一、宇宙周期说41-43
  • 二、天启周期说43-46
  • 第二节 探讨巴哈伊教周期性演进理论之现实意义46-49
  • 第三章 人类一体—一巴哈伊教的发展观之核心理念探析49-68
  • 第一节 巴哈伊教“人类一体”理念的内涵49-58
  • 一、存异求同、平等团结50-51
  • 二、“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重新思考社会架构51-54
  • 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54-58
  • 第二节 “人类一体”理念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分析58-62
  • 第三节 “人类一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内涵的契合与共通62-68
  • 第四章 智慧双翼——巴哈伊教的发展方法和实践途径研究68-96
  • 第一节 智慧双翼——科学与宗教68-75
  • 一、科学与宗教的历史关系68-69
  • 二、科学与宗教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69-72
  • 三、智慧之双翼—巴哈伊教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统一论浅析72-75
  •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社会发展方法和实践途径探析75-89
  • 一、发展的话语构建75-81
  • 二、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行动81-89
  • 第三节 巴哈伊教的实践经验对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启示89-96
  • 一、个人层面的可持续教育89-92
  • 二、机构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92-93
  • 三、社区层面的“内生式”可持续项目发展93-96
  • 第五章 共谋善举—巴哈伊教对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96-107
  • 第一节 巴哈伊教带给中国宗教的经验思考96-103
  • 一、团结合作、共谋善举97-98
  • 二、慈善活动与传教分离——为全人类服务98-100
  • 三、开发以能力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慈善项目100-102
  • 四、建立各宗教全国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102-103
  • 第二节 如何充分发挥中国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浅析103-107
  • 参考文献107-113
  • 后记113-11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文妍;;神圣与世俗——印度巴哈伊灵曦堂漫谈[J];建筑技艺;2014年01期

2 陈永祥;林宝燕;;从巴哈伊教的世俗化看其对人类和谐的促进[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李维建;;巴哈伊教的世界秩序:律法与原则的共同治理[J];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05期

4 周燮藩;;从当代巴哈伊教的灵性看宗教和科学的关系[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2期

5 邱永辉;;巴哈伊教的发展话语构建初探[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2期

6 李峰;;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

7 吕耀军;;巴哈伊教神秘主义源流[J];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02期

8 庞秀成;;巴哈伊教义的普世伦理观与“底线伦理”的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蔡德贵;;内心和谐需要三种精神的平衡[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吴云贵;;伊斯兰与西方 文明冲突与对话[J];中国宗教;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正选;全球治理中的巴哈伊国际社团[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玮;巴哈欧拉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许宏;巴布宗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万丽丽;巴哈伊上帝创物与老子道生万物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宝霞;阿博都·巴哈思想述评[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2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82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