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美术中的三宝标图像
发布时间:2017-09-25 22:20
本文关键词:早期佛教美术中的三宝标图像
【摘要】:三宝标是佛教中重要的标志之一,由于史料与实例的缺乏,这一标志虽被大量提及,却一直没有被清晰地梳理出来。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桑奇、巴尔胡特、阿玛拉瓦蒂等佛塔浮雕,综合南印度的巴贾石窟与贝德萨石窟等三宝标样式进行分析。三宝标图案在早期虽被耆那教美术吸收,但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时即成为佛教的标志,并作为装饰图样融入到佛塔、石窟与佛足石的雕刻中,并随之流传至亚洲的其他国家与地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关键词】: 三宝标 印度 佛塔 石窟寺
【基金】:2014年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14ZDB058)阶段性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行动基金资助(PY2015014)
【分类号】:J19
【正文快照】: 2也称作三宝章、三宝、三叉、三钴,一般翻译为triratna或者“three jewels”。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三宝各别之记号,通常以塔形表示佛,以轮宝表示法,以菩提座或狮子座表示僧。西藏之喇嘛教亦以三瓣宝珠表示三宝。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J.Fergusson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印度大使馆供稿;佛教艺术——印度的伟大遗产(上)[N];华东旅游报;2004年
,本文编号:919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1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