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碧苑坛经》的“不死观”论析

发布时间:2017-09-29 02:04

  本文关键词:《碧苑坛经》的“不死观”论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王常月 《碧苑坛经》 不死观


【摘要】:《碧苑坛经》作为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律宗的重要宣教经典,其主导思想即是主张持戒、炼性、修慧,以此应对当时全真教内戒律松弛、旁门横行的历史境况。在追求修行的境界上,对于"长生久视"的理解是其修道思想的归依,其实质就是对于"不死"的追求。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老子研究院;
【关键词】王常月 《碧苑坛经》 不死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2JJD730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3CZJ020)
【分类号】:B952
【正文快照】: 《碧苑坛经》系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高道王常月的重要宣教经典①,龙门派能够在清初出现“中兴”局面,很大程度上跟王常月推行的持戒重律、开坛授戒、炼心养性等措施相关。生死问题是宗教的核心问题,道教也不例外,因而追求“长生久视”就成为了道教道、法、术思想体系的首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大潮;王常月修道思想略论[J];宗教学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钊;;反对解释的场景及主体[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季中扬;;论西方美学思想史中的快感概念[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3 魏建华;;偶然性与哲学问题的现代转向——以杜威偶然性思想为基础[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4 贾媛媛;;杜威科学探究方法的实践哲学指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5 冯周卓;;论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的互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高来源;;经验:一种新的实践基础——对杜威经验理论的一种实践性解读[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7 苏昊;;在学习中发现生命的意义——论意义治疗理论的应用[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8 章周炎;汪丽华;;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徐俊;;人道还是宗教——现代犹太裔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弗洛姆对宗教的解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10 史修永;;现代性困境与人的幸福——弗洛伊德与马尔库塞幸福观比较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烨;;动态渐进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评估机制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王南n\;;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路的一种透视[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5 孙小龙;;论麦克道尔对经验概念的改造[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孟强;;科学实践研究与能动存在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令旗;高健;;励志教育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无聊状态的影响[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建忠;唯物史观视域中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9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妮妮;论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蓓;中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问卷的修订及区域性高中生常模的建立[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顺艺;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力澎;试论“中国哲学的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涛;残疾与爱情[D];西南大学;2011年

6 魏中华;审美与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虞培雯;在小学中年级信息科技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安;王常月道教改革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渊基;论哲学咨询的功能[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黄惠惠;试论元伦理学对休谟问题的解答[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石月;王常月的道教教育思想[J];中国道教;1994年03期

2 唐大潮;王常月修道思想略论[J];宗教学研究;1997年01期

3 李珉;论王常月的宗教美学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张钦;;论王常月的修炼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5年04期

5 张兴发;全真受戒须知[J];中国道教;1996年01期

6 王志忠;清代龙门道教演派识略[J];宗教学研究;1996年03期

7 王志忠;论明末清初全真教“中兴”的成因[J];宗教学研究;1995年03期

8 汪桂平;清代全真道授戒的珍贵文存[J];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01期

9 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论表现略论[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3期

10 王志忠;论龙门派道教思想与明清全真教的盛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巍青;王常月戒律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安;王常月道教改革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3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