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佛教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佛教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摘要】: 对当代中国佛教寺院财产(以下均简称寺院财产)管理的考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寺院财产及其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寺院财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度、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研究,进而提出因应之策,力图对当代寺院财产管理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第一章是阐述寺院财产及其管理的概述。主要包括寺院财产的形成与演变、寺院财产的界定与其基本内容和历史上寺院财产的基本管理制度还原。主要是根据早期佛教对财产的看法,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接受了财产的观念,即常住物。以至于到了当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寺院财产的内容得到了空前的充实和丰富。进而对寺院财产做出明确的界定,并归纳出其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对历史上寺院财产基本管理制度的还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寺院财产管理的历史轨迹,为当代寺院财产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第二章是结合历史上寺院财产管理的启示,将当代原本散乱的、零星的寺院财产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理顺和整合,尽量展现出当代寺院财产管理的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本来面貌。对其财产的来源、生产、分配、管理等方面做出详实的考察。首先依据现实考察对当代寺院财产管理制度设置进行系统化梳理,力图对当代寺院财产管理制度安排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其次是着重对寺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尽可能地将当前我国寺院在这方面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展现出来;再次对寺院财产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简要的阐述,然后重点是对其管理的方式和运行的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说明当代寺院财产收入与支出管理模式的科学性。 第三章是通过对当代寺院财产管理体制和措施的现实考察,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深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从当前或未来存在或未来可能成为影响寺院财产管理的主要阻碍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寺院财产的产权不明确、寺院财产使用原则不明确、寺院财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寺院财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寺院财产管理朝着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是根据我国佛教在当代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趋向,提出相应的因应之策。对此,笔者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实考察,有针对性提出了因应之策,并根据当前我国佛教发展的新趋势,对未来寺院财产管理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以便我国佛教界在寺院财产管理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综上所述,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审视当代,佛教寺院自主地对其财产实行了相对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而且这种管理体制和制度为佛教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这一切都有利于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佛教 寺院财产 管理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文献综述7-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9-10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10
- 1.4 研究方法10-12
- 第2章 寺院财产及其管理概述12-19
- 2.1 寺院财产的界定及基本内容12-14
- 2.2 历史上寺院财产基本管理制度14-19
- 第3章 当代寺院财产管理的现状19-27
- 3.1 当代寺院财产管理制度19-21
- 3.2 当代寺院的固定资产管理21-23
- 3.3 当代寺院的收入管理23-27
- 第4章 当代寺院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27-33
- 4.1 当代寺院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7-31
- 4.2 当代寺院财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31-33
- 第5章 解决当代寺院财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33-42
- 5.1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寺院产权制度33-35
- 5.2 科学合理地确定寺院财产的管理人和财产的使用原则35-38
- 5.3 建立健全寺院财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提高寺院财务、会计管理水平38-39
- 5.4 建立健全寺院财产监督制度,提高寺院财产的使用效率39-41
- 5.5 改革寺院财产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升寺院财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1-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武;中国佛教正经历黄金发展时期——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J];法音;2003年10期
2 ;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成员名单[J];法音;1981年01期
3 ;法尊法师圆寂——中国佛教协会在法源寺举行追悼法会[J];法音;1981年01期
4 ;中国佛教协会大事年表[J];法音;1983年06期
5 ;山西省佛教协会代会长章木样喇嘛圆寂[J];法音;1985年02期
6 ;我院与上海佛教协会将联合举办纪念弘一法师诞生110周年活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7 ;浙江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届代表会议[J];法音;1990年06期
8 吕彤;;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闭幕[J];法音;1993年12期
9 ;中国佛教协会[J];中国宗教;1995年01期
10 阿澜若;中国佛教协会召开六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J];法音;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愚文集》(3卷)出版[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罗布桑;宝音仓;;藏文编撰的蒙医部分文献目录初探[A];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50周年校庆论文专辑(蒙医蒙药)[C];2006年
3 吴梦麟;薛宝华;;镌刻“房山石经”社会背景的初探[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帕林达;;对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的感悟[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5 陈慧珊;石奕龙;;安溪清水祖师文化的研讨[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6 唐吉思;;蒙古族地区佛教发展的特点及基本趋向[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尚杰;;禅宗与后现代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宋鲁彬;黄建安;刘仲华;施兆鹏;;“茶禅一味”之“禅”的意旨阐释[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元金;;全国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述评[A];因明研究[C];1990年
10 王丹;;北京智化寺京音乐[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宗宣邋林以勤;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会议在常召开[N];常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刘婷;全市佛教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召开[N];商洛日报;2008年
3 董静;龙岩市佛教协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N];闽西日报;2008年
4 魏德东;灾难危机与宗教慈善事业[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记者 贾云巍 李成生;黄毅会见宗教界人士[N];云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杨月清;省佛教协会第六次代表会议举行[N];陕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黄钰珍 实习生 吴燕;我市将在冠头岭兴建普度寺[N];北海日报;2009年
8 记者 魏武;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文珩;廊坊市佛教协会第二次代表会议举行[N];廊坊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解太荣;盟佛教协会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t$;金陵刻经处研究(1866-1966)[D];复旦大学;2006年
2 阮氏秋月(释如月);当代中、越佛教尼众僧团异同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利敏;乡村寺庙发展脉络中的嵌入性分析[D];上海大学;2007年
4 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李玲;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的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友和;当代中国佛教寺院财产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权小芹;对重庆华岩寺的基本调查和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源成;厦门佛教建筑外部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4 李水奎;论法尊法师的生平及其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肖太国;译僧真谛的义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7年
6 马海燕;鼓山禅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智勇;匛益智旭融会思想之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李敏;西安大兴善寺发展规划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郑成统;厦门南普陀水陆法会瑜伽焰口梵呗音乐文化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尹晶;从《高僧传》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人格的塑造[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1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16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