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和“道德的形上学”
发布时间:2017-09-29 11:47
本文关键词:《大乘起信论》和“道德的形上学”
更多相关文章: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一心开二门 两层存有论 无明
【摘要】:牟宗三十分重视《大乘起信论》所提出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概念,认为《大乘起信论》所提出的“心”乃是超越的真常心,此真常心是包括生死流转的一切法以及清净无漏的一切法的依止,也就是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可以开出二门:一是生灭门,另一则是真如门。本文首先对“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和“一心开二门”的内涵作了阐释。接下来对牟宗三将“一心开二门”和“两层存有论”联系起来,以此来会通佛学与中国哲学,乃至康德哲学的思路进行了考察。最后对“一心开二门”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及对佛教之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
【关键词】: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一心开二门 两层存有论 无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8
- 第1章 “道德的形上学”系统引入《大乘起信论》系统的背景8-11
- 第2章 牟宗三对《大乘起信论》中“一心开二门”架构的论述11-16
- 2.1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和“一心开二门”的阐释11-13
- 2.2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产生的必然性13-16
- 第3章 “一心开二门”架构和牟宗三的“两层存有论”16-21
- 3.1 无明的引入——如来藏系统统摄阿赖耶系统16-17
- 3.2 “两层存有论”的提出背景17-18
- 3.3 “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和有执的存有论18-21
- 第4章 “一心开二门”之重要意义和其后佛教之发展21-24
- 4.1 “一心开二门”之重要意义21-23
- 4.2 “一心开二门”之后佛教的发展23-24
- 结论24-25
- 注释25-26
- 参考文献26-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恭让;牟宗三《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说辨正[J];哲学研究;1999年12期
,本文编号:94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418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