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铜冶炼过程硫利用率的生产实践
本文关键词:提高铜冶炼过程硫利用率的生产实践 出处:《中国有色冶金》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铜冶炼 硫利用率 循环经济 SO_发生率 石膏
【摘要】:硫利用率是衡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本文根据生产数据分析了贵溪冶炼厂影响铜冶炼过程硫利用率的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硫利用率由98.25%提高至98.51%。
【作者单位】: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
【分类号】:TF811;X758
【正文快照】: 0引言铜冶炼过程硫利用率是指形成的工业硫酸产品中硫总量与冶炼原料中硫总量的百分比,是《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2010中的指标之一,是衡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1_2]。如果硫利用率偏低,将对铜冶炼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1)烟气含硫多,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卢平书;关于钨制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点思考[J];硬质合金;2003年04期
2 李建平;董军报;;水钢发展循环经济有实效[J];当代贵州;2005年22期
3 冯建平;;对攀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冶金能源;2009年05期
4 林秀群;唐向阳;;循环经济活动的判定和支持原则——以A公司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李长顺;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J];山东冶金;2005年03期
6 本刊编辑部;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J];冶金管理;2005年05期
7 胡新亮;丁玉国;;循环经济理论在济钢的实践[J];节能与环保;2006年01期
8 张连元;;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我国200升再生钢桶产业化[J];中国包装;2006年05期
9 杜朝生;王峰;扈冬生;游建平;刘萍;;济钢 构筑循环经济新格局[J];走向世界;2006年10期
10 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环保新型青钢[A];山东金属学会第五届冶金能源学术委员会换届暨冶金企业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经验交流材料[C];2009年
2 沈晓林;;宝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A];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高层论坛材料汇编[C];2006年
3 张丹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环保工作有效开展[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4 沈晓林;;宝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A];山东金属学会第五届冶金能源学术委员会换届暨冶金企业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经验交流材料[C];2009年
6 沈南山;;云南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及改进思路[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向阳;;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莱钢[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苏兴文;;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丁冠勇;;循环经济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中的实践与探索[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广连;张启;杨娟;;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循环经济新跨越[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江日报记者 邓志娟 特约记者 焦亚邱 通讯员 丁建国;打造华南最大循环经济基地[N];西江日报;2012年
2 李沛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永续长青基业[N];民主协商报;2013年
3 张平 周传勇;信息化助济钢循环经济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记者 戴恩国;辽宁启动镁硼行业循环经济[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谢吉恒 陈广民 秦世杰;做好循环经济大文章 切实建设节约型企业[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章轲;循环经济发展加速逼钢铁、水泥等产业进一步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张洪河;曹妃甸步入循环经济路[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记者 王爽 通讯员 周传勇;济钢循环经济再传喜讯[N];济南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茂林;循环经济助推济钢和谐发展[N];市场报;2006年
10 ;首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勇;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行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郝雅琦;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酒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2 傅桂英;基于平衡记分卡的A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建斌;钢铁企业循环经济项目设计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苏明;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钢铁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5 吕光辉;基于循环经济的太钢水资源利用研究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2年
6 赵昊坤;云铜钛业公司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田建华;硬质合金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政策建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朱华荣;南昌长力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案例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9 刘安治;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文涛;济钢千万吨钢生产规模的水循环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5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250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