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京津冀产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9:19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产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津冀地区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LMDI-Attribution 节能项目 阶梯电价


【摘要】:为探讨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及归因分析(LMDI-Attribution)方法,基于1996—2014年数据从细分行业角度进行研究。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作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排放因子三因素LMDI乘法分解,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效应作归因分析,量化4个行业对分解因素影响效应的贡献,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996—2014年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主要呈现下降趋势,累计下降23.05%。其中,能源强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其影响效应为-61.18%,对这一影响效应贡献最大的是工业,并且四大经济部门均通过能源强度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所减小,可见"阶梯电价"、"千家企业节能项目"、"十大重点节能项目"等相关政策在工业发展中对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明显。产业结构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23.53%,其主要贡献者是工业,说明"工业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效果不明显;然而农业则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值为3.09%。碳排放因子在1996—2014年间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为60.47%,是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说明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对这一效应的贡献最大为55.97%。可见,工业在京津冀地区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中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15AGL024)
【分类号】:X322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86%[1],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圈,其温室气体减排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总目标的实现。天津市和河北省是中国较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荔;毕军;杨金田;严刚;;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地区差异分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1期

2 张传杰;卫平;;基于部门视角的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分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S2期

3 刘华军;赵浩;;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统计研究;2012年06期

4 岳立;陈瑶;;基于新陈代谢灰色模型对甘肃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预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王文兴,卢筱凤,庞燕波,汤大纲,张婉华;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6 陈东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2008年01期

7 李艳梅;赵剑锋;杨涛;陈豹;;中国2005-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结构分解分析(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3年04期

8 姚西龙;;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苏丹;王治江;王彤;白琳;刘兰岚;;辽河流域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元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10 路学军;展卫红;;连云港市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北方环境;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旭东;代兵;;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素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付海;马敬昆;张家山;王瑾瑜;潘星宇;;中国能源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徐燕椿;;浙江环境优化目标设想[A];浙江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研究报告——“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优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4 叶帆;吴舜泽;逯元堂;李键;;基于水污染物排放的工业行业资源环境特征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杨培才;G.布拉瑟;;平流层臭氧正在接近一场灾变吗?——臭氧对Cl_x和NO_x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响应[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吕锋骅;杨海龙;孙鹏程;成钢;;山西省主要工业行业CO_2排放水平核算[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云;何建坤解读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金三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排放总量在增长,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下降[N];中国税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李莉;排放强度成重要考核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2年

4 记者 段丽茜;11设区市全部良好以上[N];河北日报;2012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崔万杰;宁夏严管生态转移支付资金[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薛光平;银川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国标”[N];银川晚报;2011年

7 记者 李敏;市政府部署节能减碳工作[N];商洛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李莉;江苏制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2年

9 记者 陈健 通讯员 张文正;全市202个项目不符环保门槛被否决[N];嘉兴日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杨华云;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今年试点[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建政;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评价及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桂树森;中国隐含二氧化碳流通的投入产出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建;煤炭清单与减排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玲玲;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值线研究与应用[D];扬州大学;2015年

2 王思扬;四川省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排放强度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郐艳凤;服务业CO_2排放的测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王春翠;FDI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5 熊旭颖;FDI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6 桂红丹;FDI、对外贸易与我国CO_2排放强度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王淑娜;中国火电行业煤炭消耗、SO_2排放的时空动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严晗;北京典型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与浓度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9 王美红;基于节能(水)—减排的我国工业分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程程;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影响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5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25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