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青岛市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6 23:01
  生态系统评价是为向决策者提供生态系统管理信息而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变化趋势及驱动力提出响应措施的综合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生态系统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空间分异规律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目的是辨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明确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地区,为生态保护与建设及区域生态系统分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青岛市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辨析了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驱动力,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然后对青岛市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并指出了各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标与措施。 在土壤侵蚀、酸雨发生、水环境、植被与森林、生物多样性等单要素生态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人类活动下的生态胁迫过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进行青岛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岛生态环境现状较好,达到并超过Ⅰ级标准,但自然资源可持续指标为0.567,低于及格线。说明在人口和经济增长的胁迫作用下,青岛市生态系统质量呈下降趋势...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和意义
    1.2 目标和内容
    1.3 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二章 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综述
    2.1 生态系统评价
        2.1.1 生态系统评价概念与研究历程
        2.1.2 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1.3 生态系统评价存在问题及讨论
    2.2 生态功能分区
        2.2.1 生态分区概念及发展
        2.2.2 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与特征
        2.2.3 生态功能分区的作用与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青岛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水系
        3.1.5 土壤
        3.1.6 海岸岛屿
        3.1.7 植被
        3.1.8 矿产
    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2.1 人口数量
        3.2.2 产业结构
        3.2.3 招商引资
        3.2.4 城市建设
        3.2.5 居民生活
        3.2.6 科技教育
        3.2.7 就业和社会保障
第四章 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4.1 生态系统状况评价
        4.1.1 土壤侵蚀现状评价
        4.1.2 酸雨程度评价
        4.1.3 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评价
        4.1.4 植被与森林资源评价
        4.1.5 生物多样性评价
    4.2 生态系统胁迫评价
        4.2.1 资源胁迫
        4.2.2 污染胁迫
    4.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1 评价指标与标准值的建立
        4.3.2 评价方法
        4.3.3 青岛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4.3.4 评价结果
        4.3.5 评价分析
第五章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
    5.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5.1.1 土壤侵蚀单因子敏感性评价
        5.1.2 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
        5.1.3 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格局
        5.1.4 土壤侵蚀敏感性与土壤侵蚀现状比较
    5.2 酸雨敏感性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酸雨发生敏感性空间分布
    5.3 水环境污染敏感性评价
        5.3.1 评价方法
        5.3.2 水环境污染敏感性空间分布
    5.4 水资源胁迫敏感性评价
        5.4.1 评价方法
        5.4.2 水资源胁迫敏感性空间分布
    5.5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5.5.1 综合评价方法
        5.5.2 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空间分布
第六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6.1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重要性评价
        6.1.1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重要地区的确定准则
        6.1.2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6.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与重要性空间分布
    6.2 水资源保护重要性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布
    6.3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布
    6.4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6.4.1 评价方法
        6.4.2 水源涵养重要性空间分布
    6.5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
        6.5.1 评价方法
        6.5.2 土壤重要性空间分布
    6.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6.6.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方法
        6.6.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第七章 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
    7.1 分区原则
        7.1.1 生态过程空间分异原则
        7.1.2 生态系统等级性原则
        7.1.3 发生学原则
        7.1.4 相似性原则
        7.1.5 区域共轭性原则
        7.1.6 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和保育优先原则
    7.2 分区步骤
    7.3 命名原则
    7.4 分区结果
    7.5 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区特征描述、分区生态功能保护措施
        7.5.1 山区丘陵结构性控制区
        7.5.2 环胶州湾及两翼沿海产业重点发展区
        7.5.3 中部平原生态农业发展区
        7.5.4 海岸线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接收和投稿的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43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43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a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