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Mn/TiO 2 系列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21:14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除烟气中NOx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低温SCR由于具有明显的节能特点和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正成为研究热点。但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而言,低温范围内催化剂活性不高、活性物质分散性较差、反应机理不够明确等仍是低温SCR脱硝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针对以上主要问题,以Mn/TiO2作为基础组分,进行了低温SCR脱硝技术研究。 本文首先对制备方法进行了筛选。对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比较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纳米结构更为丰富,活性物质分散性更好,对NO的脱除率更高。可见,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低温SCR催化剂制备方法。 其次,针对上述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系统研究了低温SCR的优化操作条件,主要包括催化剂Mn/Ti比、催化剂焙烧温度、反应空速、反应系统中O2和NH3的浓度,以及在瞬态反应中O2和NH3的作用。此外,分析了催化反应的动力...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题清单
表题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概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烟气脱硝技术现状
        2.1.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2.1.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2.1.3 催化分解法
        2.1.4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法
        2.1.5 吸收法
        2.1.6 吸附法
    2.2 高温SCR烟气脱硝技术
        2.2.1 V2O5/TiO2催化剂
        2.2.2 WO3、MoO3修饰的催化剂
        2.2.3 高温SCR脱硝技术的不足之处
    2.3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 #1
        2.3.1 以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
        2.3.2 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
        2.3.3 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催化剂
        2.3.4 以硅藻土或沸石为载体的催化剂
    2.4 Mn在低温SCR中的作用
        2.4.1 MnOx的晶型
        2.4.2 MnOx负载量的影响
        2.4.3 其他金属对Mn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2.5 低温SCR反应机理
        2.5.1 吸附
        2.5.2 反应
        2.5.3 氧气的影响
    2.6 小结与展望
第三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催化剂制备
        3.2.1 Mn/TiO2催化剂的制备
        3.2.2 掺杂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3.2.3 掺杂Zr催化剂的制备
    3.3 低温SCR脱除NOx实验
        3.3.1 实验装置
        3.3.2 气相物质的测定
    3.4 催化剂表征
        3.4.1 结晶形态分析
        3.4.2 形貌分析
        3.4.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3.4.4 表面元素价态及浓度分析
        3.4.5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
        3.4.6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分析
第四章 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的影响
    4.1 催化剂活性
    4.2 催化剂晶型
        4.2.1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的晶型
        4.2.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晶型
        4.2.3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晶型
    4.3 三种方法制备Mn(0.4)/TiO2的比较研究
        4.3.1 催化活性比较
        4.3.2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研究
        4.3.3 表面元素浓度
        4.3.4 微观结构
        4.3.5 表面氧的存在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操作参数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5.1 操作参数的影响
        5.1.1 催化剂组成
        5.1.2 焙烧温度
        5.1.3 空速和反应温度
        5.1.4 氧气浓度
        5.1.5 氨气浓度
    5.2 动力学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过渡金属掺杂对催化剂的影响
    6.1 过渡金属的催化活性
    6.2 过渡金属掺杂后催化剂的活性
    6.3 催化剂表征分析
        6.3.1 纳米结构
        6.3.2 表面的元素浓度
        6.3.3 晶型研究
        6.3.4 透射电镜分析
        6.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4 过渡金属在催化剂中的假设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反应机理研究
    7.1 Mn(0.4)/TiO2表面的吸附—反应
        7.1.1 NH3在Mn(0.4)/TiO2表面的吸附
        7.1.2 NO在Mn(0.4)/TiO2表面的吸附
        7.1.3 NH3和O2在Mn(0.4)/TiO2表面的共吸附
        7.1.4 NO和O2在Mn(0.4)/TiO2表面的共吸附
        7.1.5 NH3+O2在Mn(0.4)/TiO2表面吸附后与NO+O2的反应
        7.1.6 NO+O2在Mn(0.4)/TiO2表面吸附后与NH3+O2的反应
    7.2 Fe(0.1)-Mn(0.4)/TiO2表面的吸附—反应
        7.2.1 NH3在Fe(0.1)-Mn(0.4)/TiO2表面的吸附
        7.2.2 NO在Fe(0.1)-Mn(0.4)/TiO2表面的吸附
        7.2.3 NH3和O2在Fe(0.1)-Mn(0.4)/TiO2表面的共吸附
        7.2.4 NO和O2在Fe(0.1)-Mn(0.4)/TiO2表面的共吸附
        7.2.5 NH3+O2在Fe(0.1)-Mn(0.4)/TiO2表面吸附后与NO+O2的反应
        7.2.6 NO+O2在Fe(0.1)-Mn(0.4)/TiO2表面吸附后与NH3+O2的反应
    7.3 反应过程分析
        7.3.1 Mn(0.4)/TiO2表面的反应过程
        7.3.2 Fe(0.1)-Mn(0.4)/TiO2表面的反应过程
    7.4 催化反应机理探讨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催化剂的抗硫性能初探
    8.1 SO2对Mn(0.4)/TiO2和Fe(0.1)-Mn(0.4)/TiO2的影响
    8.2 Zr掺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8.2.1 Zr掺杂对Mn(0.4)/TiO2催化剂的影响
        8.2.2 Zr掺杂对Fe-Mn/TiO2催化剂的影响
        8.2.3 温度对催化剂抗硫性能的影响
    8.3 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8.3.1 催化剂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研究
        8.3.2 催化剂表面元素的XPS研究
        8.3.3 含硫系统的DRIFT研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取得的主要结果
    9.2 解决的主要问题
    9.3 主要创新点
    9.4 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博士生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博士生期间已授权或申请的发明专利
致谢



本文编号:4043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043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