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7-06-06 05:08

  本文关键词: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空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颗粒物污染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城市道路中不同绿地结构对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消减作用,本文选择青岛市城阳区主干道——长城路的4种不同绿地结构("乔-灌-草"、"乔-草"、"乔-灌"、"灌-草"),测定其对不同粒径颗粒物(PM_(10)、PM_(2.5)、PM1)的消减率.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趋势,其中8:00—10:00的颗粒物浓度最高;颗粒物浓度日变化与空气湿度变化相一致,与温度变化相反;(2)4种绿地结构对PM_(10)的消减率表现为"乔-灌-草""乔-灌""灌-草""乔-草",对PM_(2.5)和PM1的消减率表现为"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且各绿地结构对PM_(2.5)的消减能力最强,其次为PM1和PM_(10);(3)同一种绿地结构,植物种类越丰富,其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越强.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山东绿城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绿地结构 不同粒径 颗粒物 消减能力
【基金】:山东省青年基金(BS2012NY005) 研究生创新立项(760-1215024) 青岛市科技局项目(13-1-4-165-jch)资助~~
【分类号】:X513;X173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煤炭的大量燃烧、工厂生产排放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等产生了大量的有害颗粒物,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环境问题亟待改善.而园林植物在滞留粉尘、消减大气颗粒物、提升空气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利用园林植物消减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连玉;乔枫;;中国绿地空气微生物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0期

2 丁飞;胡群霞;周志翔;;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3 高玉福;李树华;朱春阳;;城市带状绿地林型与温湿效益的关系[J];中国园林;2012年01期

4 吴贤斌;李洪远;黄春燕;常华;冯海云;;城市绿地结构与鸟类栖息生境的营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5 张浩,王祥荣;城市绿地降低空气中含菌量的生态效应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年02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芸;;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探新——基于绿地适宜性评价的规划布局[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玲;展安;;从“区域绿地”到“区域绿道”——寓于生活体验的生态保护[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伟民 陈红萍;上海利用优势建绿地[N];中国花卉报;2005年

2 ;老城绿地优化布局近期规划[N];南京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娟;大连市典型植物耗水与节水型绿地模式筛选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2 夏繁茂;节约型园林植物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凯;郑州市道路带状绿地不同空间类型的温湿度效应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娟;城市不同结构的绿地对舒适度的影响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3 何亮;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绿地的降温增湿和空气净化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焦鼎瑜;杭州主城区街旁绿地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5 陈灿;福州市城市绿地结构与异质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6 马秀梅;呼和浩特市五个居民区绿地木本植物空间结构比较与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汪昕梦;城市游憩绿地体系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刘士菊;不同绿地系统分类方法下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黄娟;上海地区三种特殊类型绿地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邓生文;基于生态功能的城乡绿地分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绿地结构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425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