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08 12:27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南大学》 2015年

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

王瑨伟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热岛效应带来的间接负面影响降低了城市舒适度,增加了居民经济负担。目前的热岛效应相关研究更多聚焦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发展状态和对城市的影响,对城市与热岛效应之间相互作用的关注尚有欠缺。本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热岛和用地之间关系展开,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热岛研究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研究体系。首先对研究的城市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其后应用获取的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反演运算,得到城市温度、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等空间数据库。同时建立城市用地分布的数据库。之后建立热岛与用地关系的模型。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对2009年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以用地类型和植被覆盖率为自变量,地表温度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以下相关结论:(1)淮安城市热岛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圈层结构,随着淮安的城市建设,高温核心点数量和范围的扩大,热岛连接成片,覆盖全城市。而低温区域呈现碎片化的趋势。(2)淮安市升温类用地的扩张使得高温热岛聚集,其辐射的范围也相应扩大;降温类用地数量的减少和相对零散的布局限制了其降温作用的发挥。(3)用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性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其间联系是可以定量的。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提高绿地覆盖率能有效的降低地表温度。不同混合类型的地块有着不同的温度表现。用地结构的变化会对热岛的整体分布产生影响。(4)淮安市水体对热岛的缓解作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淮安市现有的绿地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热岛的蔓延,但仍需要加强各绿地相互之间的联系,城市用地结构方面,分散升温用地集聚,串联水体绿地,隔离组团布局,合理配置升温降温类型的用地缓解热岛效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6;P208;X8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玉龙;刘普幸;陈丽丽;;基于遥感影像的合肥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J];生态学杂志;2013年12期

2 贾宝全;邱尔发;;基于TM卫星遥感影像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3年02期

3 史军;梁萍;万齐林;何金海;周伟东;崔林丽;;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6期

4 苏雅丽;张艳芳;;基于Landsat TM/E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5期

5 刘霞;王春林;景元书;麦博儒;;4种城市下垫面地表温度年变化特征及其模拟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3期

6 闫少锋;张金池;张波;陆茜;王永平;俞红;张增信;;2008年南京市热岛效应演变特征及其对城市居民生活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7 段金龙;宋轩;张学雷;;基于RS的郑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8 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5期

9 胡嘉骢;朱启疆;;城市热岛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迅;曹广忠;徐文珍;杨春志;宋峰;赵培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丽华;南京市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艳锦;;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15期

2 刘寒晓;孙永康;张艳;朱楠;杨建英;赵廷宁;;草坪砖植草退化后对热效应的贡献变化[J];草业科学;2016年06期

3 李蔚;陈晓宏;吴孝情;;中国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区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4 何萍;李生才;李矜霄;;低纬高原昆明市城市发展对降水的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5 薛雪;杨静;郑云峰;张金池;庄家尧;成举荣;杨丹;;南京城市杂交马褂木林小气候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4期

6 刘若宇;;基于一致性组合评价的江苏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16年02期

7 贾琦;运迎霞;尹泽凯;;高密度城区公园降温效应与模拟预测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8 年世魁;;浅谈低碳性质的城市规划研究[J];城市地理;2016年06期

9 刘怀鹏;安慧君;王冰;张秋良;乌云;;最大似然识别绿化树种休斯现象规避[J];干旱区研究;2016年02期

10 郝晓丽;杨申琳;;基于低碳交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新思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夏大为;公共服务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档案馆开放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立欣;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马长青;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陈飞平;南昌市城区热环境与城市绿地相关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祥智;“有机·互融”: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王西西;城市纹理断裂区的缝合[D];天津大学;2012年

7 滕明君;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珂;雷暴日时间序列混沌特性及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王瑨伟;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乔建民;基于GIS和RS的崂山区雨岛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棠武;城乡环境梯度及其对植物生物量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5 王娟;西安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莲;孙然好;陈利顶;;传统景观格局指数在城市热岛效应评价中的适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8期

2 薛晓娟;孟庆岩;王春梅;郑利娟;王靓;张瀛;;北京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的HJ-1B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3 陈爱莲;孙然好;陈利顶;;基于景观格局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年14期

4 朱焱;杨金彪;朱莲芳;季嬿;;苏州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气候变化关系研究[J];气象科学;2012年03期

5 张杨;江平;陈奕云;熊浩宇;张照男;;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武汉市热岛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05期

6 王芳;葛全胜;;根据卫星观测的城市用地变化估算中国1980~2009年城市热岛效应[J];科学通报;2012年11期

7 刘海军;李喜凤;王瑾;;西安市热岛效应的反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8 黄聚聪;赵小锋;唐立娜;邱全毅;;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以厦门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9 周正朝;胡娜娜;周华;;西安市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2年01期

10 苏雅丽;张艳芳;;基于Landsat TM/E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2 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徐雷;管束性城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宝;江南;;近50a南京市气温和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气象科学;2009年01期

2 李建芳;;宝鸡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09年04期

3 张宏利;陈豫;张纳伟锐;孟小绒;胡伟;杨改河;;西安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与城市人口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4期

4 朝鲁门;孙建新;;1956—1998年间中纬度近海与内陆城市年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2期

5 陈命男;马蔚纯;周立国;郑茂辉;;上海多时段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J];灾害学;2010年S1期

6 高峰;;治理热岛效应的新思路[J];上海房地;2010年09期

7 高峰;;治理热岛效应的新思路[J];防灾博览;2010年05期

8 马润年;孙智辉;曹雪梅;刘志超;雷延鹏;;黄土高原山地城市延安的热岛效应[J];气象科学;2011年01期

9 郑敬刚;;许昌市春季热岛效应研究[J];河南科学;2013年05期

10 马佳;;北京诊治热岛[J];共产党员;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高松;苏化敏;葛红卫;张马兵;杨应红;;安庆市热岛效应年际变化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韦寿赛;梁玉春;;北流市热岛效应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武辉芹;;石家庄热岛效应与夏季高温的关系及发展趋势[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但尚铭;吴吉;但玻;仇文侠;许辉熙;;四川盆地中小城市的热岛效应演变趋势初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陈命男;马蔚纯;周立国;郑茂辉;;上海多时段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6 赖震刚;;基于遥感技术的热岛效应与城市绿地、水体分布关系的探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黄家鑫;;上海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绿化分布关系初步研究[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8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黄家鑫;杨文悦;方岩;;城市绿化缓解热岛效应动态监测和分析技术[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永春;王军英;;城市化发展与减轻热岛效应的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建涛;孟小绒;樊慧丽;王建鹏;刘小英;薛荣;;西安市城区热岛效应现状和改善对策[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军;[N];北京日报;2001年

2 方芳;[N];北京日报;2005年

3 袁文芝 实习生 张芳芳;[N];科技日报;2004年

4 唐砚玉 高富华 江峰 本报记者 陈四四 郭燕;[N];四川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台桂花;[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盖东海;[N];消费日报;2010年

7 龙会琴;[N];西藏日报(汉);2011年

8 方芳;[N];北京日报;2005年

9 王丽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薛冬 本报通讯员 吴保平;[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磊;南京城区浅层土体热岛效应观测与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沁萍;近20年来中国建成区扩张、建成区植被和热岛效应变化及其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舒默;基于MODIS数据的北京近地面气温反演及热岛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录芳;兰州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热岛效应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瑨伟;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程蕊;上海市热环境监测方法及城镇居住区热岛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巍巍;基于遥感的热岛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黄金海;杭州市热岛效应与植被覆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张穗;武汉市城区冬季热场分布与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郑敬刚;郑州市热(干、湿、绿)岛效应研究与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廖诗家;街区尺度下热岛效应的规划缓解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林哲;城市热场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驱动力分析[D];中山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和遥感的淮安市用地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41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