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7:37
  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提上日程的形势下,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协调发展,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区,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评价系统,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以2000年、2005年、2010年、2017年为4个时间点来反映2000年-2017年17年间的承载力变化,明确2000年-2017年之间9个旗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横向对比,得到弱承载、低承载、中等承载、较高承载、高承载五个承载水平;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驱动机制,提取主要影响各旗县区承载力结果的指标因子,并分析提取出的指标因子成为影响因素的原因。在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CA-Markov模型对2035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建立现状延续型、可持续发展型两种情景。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17年间,包头市综合承载力以中低承载为主,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高承载区集中于青山区、昆都仑区;较高承载区集中于东河区、九原区;其余五区处于中低承载...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关理论及方法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
        2.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概念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界定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界定
        2.2.1 资源稀缺理论
        2.2.2 增长极限理论
        2.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4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3 包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3.1 包头市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经济社会
    3.2 经济社会发达度评价
        3.2.1 地均GDP
        3.2.2 第三产业产值占比
        3.2.3 人口密度
        3.2.4 城市化率
        3.2.5 社会经济承载力
    3.3 自然资源因子评价
        3.3.1 坡度
        3.3.2 水网密度
        3.3.3 植被覆盖度指数
        3.3.4 垦殖指数
        3.3.5 自然资源因子承载力
    3.4 生态环境因子评价
        3.4.1 景观多样性指数
        3.4.2 景观优势度指数
        3.4.3 景观干扰度指数
        3.4.4 生物丰度指数
        3.4.5 人为干扰度指数
        3.4.6 生态环境因子承载力
    3.5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3.6 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
        3.6.1 时空分异特征
        3.6.2 基于灰色关联的驱动机制研究
4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
    4.1 数据格式的转换
    4.2 模型参数的确定
    4.3 生成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4.4 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生成
    4.5 CA-Markov模拟预测
        4.5.1 Kappa指数检验
        4.5.2 模型模拟
    4.6 对策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特征与演进机制研究[J]. 王秦,邱红.  当代经济管理. 2020(05)
[2]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基于资源环境视角的讨论[J]. 封志明,李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9)
[3]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 封志明,杨艳昭,闫慧敏,潘韬,李鹏.  资源科学. 2017(03)
[4]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进展[J]. 赵莉,杨俊,李闯,葛雨婷,韩增林.  地理科学. 2016(08)
[5]呼和浩特市区景观生态风险动态评价[J]. 王琳娟,甄江红,何孙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6]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 刘芳,王慧芳,张利国.  鄱阳湖学刊. 2015(06)
[7]基于资源环境禀赋与压力的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 汪自书,苑魁魁,吕春英,许杰玉,王鹏腾,李王锋,张晓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8)
[8]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王露,封志明,杨艳昭,游珍.  地理学报. 2014(12)
[9]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虞晓芬,丁赏.  中国房地产. 2012(19)
[10]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对四川省甘孜州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分析研究[J]. 陈明曦,杨玖贤,孙大东.  四川环境. 2011(03)

博士论文
[1]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预测研究[D]. 祝秀芝.山东农业大学 2013
[2]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马爱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PSR-改进TOPSIS模型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因素耦合协调度研究[D]. 韩尚信.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基于CA-Markov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研究[D]. 孙珊珊.长安大学 2017
[3]呼和浩特市区城市用地扩展多情景模拟研究[D]. 王琳娟.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4]重庆市县域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及空间动态分析[D]. 冯欢.西南大学 2017
[5]基于CA-Markov模型的广汉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预测及优化研究[D]. 吴玫琦.四川师范大学 2017
[6]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D]. 经卓玮.安徽农业大学 2015
[7]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D]. 黄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Markov约束下ANN-CA模型构建与闽侯县土地利用模拟研究[D]. 欧照铿.福建农林大学 2014
[9]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陆建芬.合肥工业大学 2012
[10]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毕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本文编号:3717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717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