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钯催化多组分合成五、六元环化合物反应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1 22:11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属有机化学成为近些年有机化学中非常热门的一个领域。目前,过渡金属配合物成为新兴的一种催化剂,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特点,已经在很多领域及学科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通过计算,解释一些用一般化学规律无法解释的实验结果与现象,并对化学反应的内在机理有更清楚认识和正确的理解。通过量化计算模拟方法,对有机合成机理进行理论研究,从微观上深入了解反应本质,对现代化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钯催化多组分合成五、六元环化合物反应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反应机理、反应特征、以及溶剂和碱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使人们对这类活化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设计更好的合成路径以及开发更高性能的催化剂及新型合成物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创新结果如下:(1)研究了零价钯催化芳化碘、降冰片烯和二叔丁基二氮烯酮的微观反应机理。计算了两种反应机理发现,先Cs2CO3结合接着烯烃插入的反应机理优于先烯烃插入再与Cs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金属有机化学简介
    1.2 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简介
    1.3 过渡金属钯催化剂简介
        1.3.1 过渡金属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
        1.3.2 过渡金属钯催化碳-氢键活化反应
        1.3.3 过渡金属钯催化环加成反应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 equation)
    2.2 从头算自洽场(Ab initio SCF)方法
    2.3 从头算后自洽场(Ab initio Post-SCF)方法
    2.4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2.5 基组
        2.5.1 劈裂基组
        2.5.2 极化函数
        2.5.3 弥散函数
        2.5.4 赝势基组
    2.6 溶剂模型
    2.7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2.8 势能面(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第3章 钯(0)催化芳基碘化物、降冰片烯和二叔丁基二氮烯反应机理的DFT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DFT研究钯(Ⅱ)催化烯丙基取代的3,4-二烯酸酯、炔烃和CO反应的机理
    4.1 研究背景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钯(0)催化邻碘苯胺、CO_2和CO反应的机理的理论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蓬勃发展的金属有机化学[J]. 陈琦.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02)
[2]钯催化剂的新应用进展[J]. 刘硕,谭佳琨,张凡凡,李景龙.  河南化工. 2010(10)
[3]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沿[J]. 杜灿屏,唐晋.  化学进展. 1999(04)
[4]漫谈金属有机化学[J]. 黄耀曾.  大学化学. 1990(01)
[5]金属有机化学[J]. 白明章.  自然杂志. 1983(02)



本文编号:3705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3705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