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点微拟球藻(Nannochlotropsis oculata)和朱氏四爿藻(Tetraselmis chuii)的异养

发布时间:2021-07-09 18:30
  微藻是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天然资源,微藻培养及其产物的开发利用为解决目前的粮食、能源、环境等问题开辟了新领域。然而,传统自养培养方式因其细胞密度低、采收困难和成本过高等局限性制约着微藻的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异养和兼养可以有效提高生长速率和生物产量,是实现微藻超高密度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微藻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积累的重要手段。基于微藻自身的营养特点,目前能够实现异养和兼养培养的微藻种类有限,且限制微藻利用有机碳进行异养和兼养生长的原因尚不明确。为加深对异养和兼养藻株生长特性、生理生化特征的认识,推进对微藻高附加值胞内活性物质的探索,有必要对更多的微藻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分别以生物产油模式种眼点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和典型饵料微藻朱氏四爿藻(Tetraselmis chuii)为代表,对它们进行了异养和兼养研究,验证了利用平板划线和抗生素法制备无菌化藻株的可行性;证实了两种微藻均可利用合适的碳源分别进行异养和兼养生长,解决了一直以来对于微拟球藻是否可以进行异养生长的争议;探明了两种微藻可利用的最适碳源的种类和浓度;揭示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微藻的显...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藻及其概述
        1.1.1 微藻生物学及主要特点
        1.1.2 微藻的生化组成
        1.1.3 微藻的应用
    1.2 微藻营养方式
        1.2.1 微藻的自养方式
        1.2.2 微藻的异养方式
        1.2.3 微藻的兼养方式
    1.3 微藻无菌化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研究所选用的藻种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眼点微拟球藻无菌化藻株的制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药品
        2.1.2 培养基、缓冲液和抗生素
        2.1.3 生物材料
        2.1.4 实验方法
        2.1.5 实验设计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兼养培养下的细胞形态
        2.2.2 兼养培养下的生长曲线
        2.2.3 共生菌的表型特征
        2.2.4 共生菌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2.2.5 卡那霉素处理下微藻的自养生长
        2.2.6 氯霉素处理下的微藻自养生长
        2.2.7 卡那霉素处理下的微藻兼养生长
        2.2.8 氯霉素处理下的微藻兼养生长
        2.2.9 卡那霉素和氯霉素共同处理下的微藻兼养生长
    2.3 讨论
    2.4 小结
3 不同有机碳源对眼点微拟球藻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药品
        3.1.2 培养基
        3.1.3 生物材料
        3.1.4 实验方法
        3.1.5 实验设计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蔗糖浓度对眼点微拟球藻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眼点微拟球藻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乙酸钠浓度对眼点微拟球藻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甘油浓度对眼点微拟球藻生长的影响
        3.2.5 不同乙醇浓度对眼点微拟球藻生长的影响
        3.2.6 不同有机碳对眼点微拟球藻油脂含量的影响
        3.2.7 BODIPY染色后的兼养细胞形态
        3.2.8 异养与兼养转换后的微藻生长
    3.3 讨论
    3.4 小结
4 不同有机碳源对朱氏四爿藻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药品
        4.1.2 培养基和抗生素
        4.1.3 生物材料
        4.1.4 实验方法
        4.1.5 实验设计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形态学特点
        4.2.2 抗生素敏感性
        4.2.3 有机碳种类及浓度兼养
        4.2.4 有机碳异养测试结果
        4.2.5 有机氮异养测试结果
        4.2.6 Tetreselmis H20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不同碳氮比对朱氏四爿藻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与药品
        5.1.2 培养基
        5.1.3 生物材料
        5.1.4 实验方法
        5.1.5 实验设计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异养和兼养朱氏四爿藻的形态特征
        5.2.2 异养和兼养朱氏四爿藻的生长曲线
        5.2.3 异养和兼养朱氏四爿藻的生物量
        5.2.4 总脂、蛋白质、多糖和叶绿素a含量
        5.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与展望
        6.1.1 结论
        6.1.2 展望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培养基配方
附录2 本研究所用基因序列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兼养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及藻株差异性[J]. 龙元薷,刘建国,张立涛.  海洋科学. 2014(12)
[2]使用BODIPY荧光染料快速测定微藻油脂含量方法[J]. 刘亚男,姚长洪,周建男,孟迎迎,王海涛,曹旭鹏,薛松.  生物加工过程. 2013(06)
[3]碳源种类及碳氮比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窦晓,陆向红,卢美贞,薛蓉,晏荣军,计建炳.  生物工程学报. 2013(03)
[4]微藻规模化生产的关键问题[J]. 孙丽英,何皓,田宜水,齐泮仑,赵立欣.  可再生能源. 2012(09)
[5]抗生素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分析[J]. 姜慧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25)
[6]微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概述[J]. 梁英,石伟杰,田传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7]6种微藻对氯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敏感性研究[J]. 杨芳芳,李爱芬,万凌琳,吴洪,尹顺吉,张成武.  生物技术. 2012(02)
[8]微藻的异养培养及应用研究[J]. 张帆,韩笑天,李岿然,冀晓青.  海洋科学. 2012(01)
[9]海洋交替单胞菌YTW-10的鉴定及抑菌活性分析[J]. 王磊,宿红艳,杨润亚,王晓杰,林文杰.  海洋科学. 2011(07)
[10]3种海洋微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刘筱潇,孙颖颖,管习超,王长海.  海洋通报. 2010(05)



本文编号:3274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274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